胡奎
杨柳词二首其一 杨子江边杨柳条,风前舞动纤腰摇。 游人络绎不绝赏,胜过灞陵桥上柳。 注释: - 扬子江:即长江,流经江苏、上海等省区。 - 杨柳条:指岸边的杨柳枝条。 - 纤腰:形容女子纤细的腰身。 - 游人:指过往的行人或游客。 - 灞陵桥: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南,因汉文帝曾至此送别故妃薄姬而得名。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杨柳随风摇曳的画面
【注释】 五色:指五彩。承:承受,承接。晖晖:光彩照耀的样子。黼黻(fǔ fú):古代帝王礼服上的图案,用黑、青等彩色做地,绣以黑白相间的图案。黄鹤:即仙鹤。玉龙:形容天上的云彩或雨。金扉:指华丽的宫门。 【译文】 五彩缤纷的衣服承受着朝日的光辉,朝随黄鹤而去,暮跟玉龙飞去。想知栖息的地方,总是恋着这华丽的宫门。 赏析: 此诗写一位宫女对皇宫生活的喜爱和向往。首句“五色”二句,是写她的服饰
注释: 1. 纤腰袅娜:轻盈柔美的腰肢。 2. 春风前:在温暖的春风吹拂下。 3. 十五女儿:指少女。 4. 真可怜:真是可怜。 5. 天气困人:天气寒冷让人感觉疲惫。 6. 眉不展:皱眉,表示不快。 7. 也随蚕事学三眠:也像养蚕那样,每天睡觉休息三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一位年轻女子的形象和生活状态。她的美丽和柔弱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解答本题时,首先明确题目所给的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根据注释的内容分析诗句的意思,并结合诗句的内容和意境进行赏析;最后将诗句的意思和赏析写在答案中即可。 “采菱词”,是《采莲曲》的别称,这里借指《采莲曲》。《采莲曲》描写采莲人从早到晚忙碌的情景以及他们的心情,表现了采莲人的欢乐情绪和劳动生活的美好。
诗句解析 1 平生甘抱拙,何用天孙巧。 - 此句表达了诗人的谦逊与自信,认为即使不使用天宫里的精巧技艺,也能过得自在满足。"平生"意为整个生命历程;"甘抱拙"表示乐于保持朴素或简单生活态度。"天孙"指的是天上的织女星,常被用来象征女性的巧手和美丽。"何用"意味着不需要,"天孙巧"指天上的织云彩的技艺非常精湛。 2. 不知柳柳州,年年乞多少。 - 此句可能暗指某位知名文人(如柳宗元)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掌握。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歌内容和注释进行理解,把握其意境特点。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首二句写景,后二句抒情。“宛转”指声音婉转曲折,“弦上音”即琴上的声音。“红红绿绿”指色彩绚丽,“陇西禽”借指鸣叫之鸟。三、四两句写景,“纷纷”形容鸟声,“汨汨”形容泪流的样子,“寂寂寞寞”写闺中人的心情。 【答案】 (1)“宛转”指声音婉转曲折
诗句:采莲女早晨出发劳动时,朝出沙头日正红。 译文:早晨的阳光照耀在江岸上,花落而翠房深藏着秘密。想要了解采莲女的心是否苦楚,试尝她们亲手采摘的莲子滋味便知晓。 赏析: 《采莲词》这首诗通过描写采莲女早晨出发、傍晚归途中遇到风雨等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她们勤劳勇敢的精神面貌和相互帮助、共同战胜困难的情景。诗中不仅刻画了采莲女们劳作的场景,还表现了她们在风浪中互相依靠、勇敢面对自然挑战的精神风貌
【注释】 浮萍词:即“杨花词”,因以浮萍喻杨花。 半随波浪半黏沙,漂泊东西不恋家。 漂泊不定,东飘西荡,不留恋自己的居处。 莫怪生来无定迹,只缘根本是杨花。 不要奇怪自己没有固定的归宿,只是因为它的本质就是随风飘扬的杨花而已。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杨花飘飞不定的特性。前二句写杨花的特点和习性。首句说,杨花随着水波飘荡,也随着泥沙粘附在一处,可见其轻飘之性。次句写杨花的飘荡习性
【注释】迎得:迎着。又送归:送走(春光)。十字街头:街心十字路口。 【赏析】此词咏柳絮,上片写其随风飘荡,下片写其扑人衣衫。全词以“莫教十字街头种”一句结束,语意深长
宛转词其二,即《宛转词》,是一首描写女子离别之苦的诗。全诗以“宛转”为题,描绘了女子在离别之际的情态和心情。 首句“宛转机上丝”,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离别前的情景。这里的“宛转”可以理解为女子的婉转,而“机上丝”则指织机上的丝线。诗人用“宛转”来形容女子的举止,既体现了女子的柔美,又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纠结。 第二句“红红绿绿绣为衣”,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离别前的装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