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奎
. 杏雨不沾泥,流莺恰恰啼。 - 杏花如雨,不沾湿行人的衣裳,而是落在了地上; - 流莺,即春日里欢快啼叫的鸟儿,它们的歌声悦耳动听; - 恰好,指恰到好处,恰到其境。 2. 弯弓驰紫陌,跃马过金堤。 - 弯弓,形容射手拉满弓弦的姿态; - 紫陌,古代帝王贵族出行时所走的道路两旁种有紫色的花草,此处泛指道路旁的花花草草; - 跃马,形容骑士骑着骏马奔跑的样子; 金色的河堤
照镜词赠镊工潘郎 潘郎买得扬州镜,团团比似扬州月。 潘郎(潘安),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这里代指潘郎。 潘郎买得扬州镜,意思是潘郎用高价买到一面扬州的古镜。 团团比似扬州月,意思是这面镜子的形状与扬州的月亮一样完美。 潘郎用这面镜子照自己,仿佛看到了一个比扬州还美丽的自己。 持向扬州住十年,旦暮照人头上雪。 意思是潘郎将这面镜子一直带到了扬州,每天早晚都会用它来照自己的头顶。 旦暮照人头上雪
【注释】 焦尾:指古代一种用乌木制成的乐器,其尾部有焦痕。 爨(cuàn):古代的一种烹调用具,形状像锅,底部平坦。 蔡中郎:东汉末年蔡邕,博学多才,善鼓琴,能作《琴赋》等文赋,为“七十二贤”之一。 九苞凤:传说凤凰有九个头,这里指凤凰的鸣叫之声。 鸣一朝:凤凰只有一年鸣叫一次。 【赏析】 焦尾词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咏焦尾琴来寄托自己的情怀。焦尾琴在唐代被奉为神品
注释:洛阳万花如锦机,春风吹上绣罗衣。 日高走马章台路,蛱蝶一双相逐飞。 译文:洛阳的百花盛开,犹如锦绣般绚烂,春风轻拂着华丽的衣裙。 太阳高照,我在长安的章台小路上骑马疾驰,蝴蝶翩翩起舞,双双飞舞。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诗人用细腻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洛阳牡丹盛开的美丽景象。首句写洛阳的万花齐放,色彩斑斓;二句写春风拂过花枝,使花朵更加鲜艳;三句写诗人在长安章台路上骑马游览
明镜词 我有古时镜,照君玉雪颜。 湛然如止水,终古无波澜。 世人但照面,照心不自见。 照面不照心,妍媸竟何辨。 所以百炼精,鬼神无遁情。 愿为千里月,远近逐君行。 注释: - 我有古时镜:我拥有一面古老的镜子。 - 照君玉雪颜:用这面镜子照你,你的容颜就像玉一样洁白无暇。 - 湛然如止水:水面平静清澈,就像静止的水面一样。 - 终古无波澜:从古至今,没有波澜。 - 世人但照面
【注释】 去妇词三首:古代女子出嫁后,丈夫外出经商或服役,妻子在家留守时所写的诗。去妇词:即《去妇诗》的别名。 东山生兔丝(“兔丝”是古代妇女织布时用来固定纬线的一种植物,这里指代蚕),西山生蒺藜(“蒺藜”是一种草本植物,叶子有尖刺,比喻困难、挫折)。二物不相偶:两种东西不能相互配合。 美恶人自知:美好与丑恶都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 妾:古时候对妇女的美称。堂上姑:家中年长的婆婆。怀中儿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它描述了一位年轻女子对丈夫远去的思念和无奈。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1. 妾身愿如弓上弦:这里比喻女子希望自己的生活像弓箭一样紧绷,随时准备发射(意为等待丈夫的归来)。 2. 万里随郎长在边:表达了女子愿意跟随丈夫到很远的地方,无论距离多远都在一起。 3. 郎身莫如弦上箭:这里的“郎”指的是丈夫,用“弦上箭”形象地比喻了丈夫就像箭一样被射向远方
去妇词三首 其三 妾身离去何足惜,但留下却让我内心感到不安。 高堂上还有位老婆婆,谁知道她的饥寒交迫? 当年我曾思念有家归,如今我已如风中之花。 为何千尺的松树不会依附女萝? 哀哀离别婆婆而去,泪水流淌说不出话。 婆婆若能念我旧日情,请看床头那位小女子。 译文: 离去的妻子有何值得可惜,留下却又让我内心感到惶恐不安。 高堂之上还住着一位老人,她不知自己现在饥寒交迫的苦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老妇叹镜词二首》之一。诗中通过比喻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译文:我有一个圆形的镜子,像青天一样明亮。年轻时我用锦带绣上芙蓉花,照在脸上就像红花一样鲜艳。现在我对着镜子就像雪一样白,辜负了青天明亮的月。 注释:团团:形容镜子的形状;嫁时镜:新婚时用的镜子;青天:比喻天空;月端正:形容月亮非常明亮;锦带:古代妇女的头饰;芙蓉:荷花的美称;花红
【注释】 “出户”三句:意谓我出门的时候,心里默默想着心事,不知向谁倾诉。悄悄,形容内心空虚怅惘。 “吞声”句:意思是说,我本来要哭出声来的,但又不敢哭出声来,怕别人看见笑话。 “妾有”三句:意思是说我有一个嫁时的镜子,请郎君留着自己照一照。这里用典,借指镜中之影。 “镜里”四句:意思是说,从镜子中看到的新娶的媳妇,又想到旧日的媳妇的容貌。 【赏析】 此词作于作者出家前。作者在出家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