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奎
【诗句注释】 近别三日尚思家,久别万里令人嗟。 他乡春色岂不好,那如故园桃杏花。 故园桃杏去时种,花落花开谁与共。 桃杏今年已过墙,良人何事不思乡。 【译文】 离家已经三天了,依然思念家中的人。长时间分别后,彼此都感到难过。他在外欣赏着美丽的春天景色,却不如我家乡的桃花和杏花。因为那时我们共同栽种了那些花儿,所以每当它们盛开或凋零,我都会想念你,与你一起度过这些时光。 今年春天
芳树 青青道傍树,飞花委道傍。 不恋道傍土,一夕随风翔。 高飞上青天,低飞入流水。 花性自飘扬,孰谓因风起。 译文: 路边的树木是那样绿油油,花瓣轻轻飘落在小径旁。 它并不留恋那土壤,一夜之间就随着风儿飞翔。 高高地飞翔到蓝天,低低地飞过溪流旁。 花儿的本性就是轻盈飘逸,谁说它是被风带动的呢? 注释: - 青青:形容草木茂盛、色彩鲜艳,这里指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 - 飞花
折杨柳送人之京 江头折杨柳,一枝赠一人。去年枝欲尽,今年枝又新。折柳莫折短,短条容易断。如何离别情,苦被春风管。折柳当折长,长条为马鞭。上林春色好,相约凤池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折柳这一传统元素,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离别的深情厚意和不舍之情。诗中“折杨柳”不仅是动作,更是情感的象征。杨柳作为离别时的常见象征,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的美好。而诗中的“一枝赠一人”,则表达了一种珍贵的情感价值
双桐生古井,井上桐花落。 注释1:双桐指井中生长的两颗梧桐树。 译文1:双梧桐长在古老水井里,水井上面飘落着梧桐花。 妾心如辘轳,系在青丝索。 注释2:妾心是指女子的心。 译文2:我的心就像那转动辘轳的手,被青丝绳子紧紧拴住。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对井边梧桐和井上飘零梧桐花瓣的景象描写,以及女子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全诗构思精巧、语言简洁
江南可采莲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江南地区盛产莲花,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题材。这里的“可采莲”表明诗人在欣赏江南美景的同时,也不忘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木兰船:用木兰树制作而成的船。木兰树是一种落叶大乔木,生长在水边。古人常以木兰为材,制作船只。这里的“木兰船”象征着江南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妾愁莲菂苦,郎爱露珠圆 “妾”指的是女子,这里是诗人自喻。“莲菂苦”指莲花种子苦涩,难以成熟
【注释】 折:折柳赠别,古代风俗。一折一断肠,再折再回首。指离别之情,一折(次)一次,一断肠表示极度悲痛。 平生:一生。故人:旧友。尊中酒:即樽前酒。 【赏析】 《折杨柳·寄内》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绝诗。全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清新明快而又含蓄深沉。 首句以“一折”二字起兴,言折柳送别之风俗。“再折”,则言别情依依,不忍离分,反复回环,愈见其情深意长。二、三两句写故人泪下,与酒俱流,借物抒情
上山采蘼芜 上山,即登上高山。蘼芜是一种野生植物,其茎叶可入药,有香气。这里比喻王孙(贵族子弟)。 本是王孙草:本意是说,这山上生长的蘼芜本来是供王孙采摘的。 王孙去不归,妾颜为谁好:王孙已经远游,而自己只能空对着蘼芜发愁,不知道该为谁好。“王孙”,指所爱慕的人;“妾颜”,指自己的容颜。 磨砖作明镜,照妾不见容;将一块块磨过的砖头加工成一面面明亮的镜子,用来照自己,但看不到自己的容颜。
```md 关山月二首 其二 明明天上月,照妾绮窗间。 - 注释:明亮的月亮从天空中升起,照亮了女子的华丽窗户。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明月高悬,洒落月光的场景,通过“明明”二字,强调了月亮明亮、清澈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梦随明月去,不省在关山。 - 注释:随着月光的流逝,梦也随风而去,以至于不知道身在何处,只知道在关山。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梦幻与现实的对比
注释: 1. 见新月:看到了新月。 2. 下阶拜新月:在新月出现的时候,我走下楼梯去向新月磕头致意。 3. 比妾镜中眉:我的美貌在镜子里和眉毛上的新月相比。 4. 郎在天涯见:你远在天涯也能见到。 5. 莫忘初画时:不要忘记了当初你为我画眉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诗人在下阶磕头致意时,看到了新月,这使她想起了自己镜中的眉毛,与新月相比显得更加娇媚动人
关山月二首 其一 昨夜团圆今夜缺。他乡月与故乡同,何苦征夫久离别。 有客南来报捷音,为说良人戍桂林。若使仙家能缩地,便须一刻比千金。 注释: 1. 昨夜团圆今夜缺:昨晚的满月在今夜变得不完整,暗示了月亮的缺损。 2. 他乡月与故乡同:虽然身处异地,但月光仍旧和家乡的一样。 3. 何苦征夫久离别:为什么让远行的征夫长期分离? 4. 有客南来报捷音:有位南方的客人带来胜利的消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