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
注释: 居然子,即苏轼。他的脸像极了我的面相。错认了他是我的好友中郎将王君玉,也把他当成了虎贲将军王友朋。却笑那些诗人,太狡猾了,也和倩女解离魂。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于友人的真挚情感。首联“居然子面如吾面,错认中郎与虎贲”,表达了对友人外貌特征的熟悉程度,以及在误认中郎和虎贲时的惊喜之情。颔联“却笑诗人太狡狯,也同倩女解离魂”,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阊阖朦胧积霜霰,玉宇琼楼看不见。 - 注释: 指天空中的云彩遮蔽了月亮的光芒。 - 译文: 天空中的云雾笼罩着月亮,使玉宇和琼楼都显得模糊不清。 2. 人间冷淡作中秋,酒徒败兴诗客倦。 - 注释: 中秋节的节日气氛冷清,酒友和诗人都感到失望和厌倦。 - 译文: 在这个中秋节里,人们的热情并不高涨,酒友和诗人都感到失望和疲惫。 3. 金风只解吹雨来,不肯扫开云一片。
【注释】 篝车:古代一种轻便的马车,用篝草或草席覆盖车蓬,便于行走。声起又初冬:指篝车行驶的声音刚刚响起,又到了初冬时节。山下人家:指山村的人家。半业农:一半在务农。闲踏前村红叶去:趁着秋末,踩着脚下的红叶去到村子中。寻他田叟话丰凶:去寻那田里的老农谈谈收成情况。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诗人秋日游山时所见山村的景色。 “篝车声起又初冬”一句,写篝车上路时发出的声音刚刚响起,又到了初冬时节
【注释】 微生:小生物,这里指蜘蛛。梦、贪:指梦中捕食。续命丝:即续命丝线,传说中一种能使人长生不老的宝物。姑妄谈:是说这续命丝线不过是一种传说。画笼:用笼子装着的鸟。剪舌:用剪刀剪掉鸟的舌头。呢喃:细声密语。强:勉强。 【赏析】 《端午 其二》为唐代诗人罗隐所作,此诗以蜘蛛为题材,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生死和人类行为的深刻感悟,也寄寓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全诗通过描写蜘蛛捕食的情景
诗句: 1. 楚封春申君,乃在江水边。 注释:这里指的是春秋时期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的封地就在今天的上海一带。 2. 孙、卢扰晋室,曾于此泊船。 注释:这里的“孙”和“卢”是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和越国,他们在晋室(晋国)的土地上进行骚扰。 3. 奸雄与乱贼,到头俱化烟。 注释:这里的“奸雄”和“乱贼”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些权谋之士和乱世之主,他们的最终结局都像烟雾一样消散。 4. 只今惟潮水,来去如往年
注释: 执手于岔路口,想说些什么,却又停住了。千头万绪的离别之情,从哪里说起呢?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诗。诗人在岔路口,面对即将分手的爱人,欲语还休,欲言又止,内心万分纠结,却又不知如何表达。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诗人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首句“执手”二字,便将两人紧紧相握的手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个动作,既是告别的前奏,也是期待重逢的象征。然而,当两人即将分离时,他们却选择了沉默。这种沉默
【注释】 良人:指丈夫。将远行:即将离别而去。行李:指妻子为丈夫准备的行装,此处泛指嫁妆。检:检阅,检查。别泪:离别时流的眼泪。眼中无一点:泪水没有沾在眼角上。 【赏析】 这首诗是写妻子送别丈夫远行的诗。前两句描写了妻子在离别时的情状:丈夫将要去远行,作为妻子,她当然要亲自检查一下丈夫带去的嫁妆是否齐全了。这一句中的“亲”字,表明了妻子对丈夫的体贴和关心。后两句写到了夫妻之间真挚的情感:离别之时
这首诗是王令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他对家兄荫堂的深厚友情和不舍之情。全诗共五十六韵,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以下是逐句释义: 1. 嗟余遘阳九,弱冠辞枌榆。 “嗟余”感叹自己遭遇不幸,“遘阳九”指遭遇大灾大难,“弱冠”即二十岁初成年,这里用来形容他二十岁时辞别家乡。 2. 四方唯伯氏,生死相呴需。 “伯氏”即伯父,“呴需”意指相互扶持。这两句表达了他对伯父的依赖和对他的深深思念。 3. 三霜同客闽
注释:饯行宴席上摆满了各种珍贵食品,鲤鱼尾配猩唇。自己不能吃却要长跪劝别人吃。 赏析:本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送别时所作。前两句写饯行之礼,后两句写饯行的情态。“离筵”指宴会。“鱼尾”指鲤鱼的尾巴,古代常以它作礼物赠送朋友或亲人。“猩唇”指猩猩皮制的嘴唇。这两种动物都是珍禽异兽,所以作为礼品。“罗众珍”形容丰盛、华丽。“长跪”是古时一种礼节,即双膝着地,臀部着脚跟跪拜。“自家”是作者自称
得梁子嘉书赋长句奉答蓬莱海中家,咸池日出时。 劫灰飞仙山,白鼋西渡迟。 刺桐城一枝,闽峤行书剑。 射乌吊霸主,狂歌醉未完。 译文: 我家原本在蓬莱的海中,每天看到咸池的太阳升起。 灾难之后的灰烬飘到仙山,我身骑白鼋向西渡过。 刺桐城中有一棵树枝借住,我的书和剑常常在福建的山上行走。 在射乌山头吊唁霸主,我狂歌跳舞难以自抑。 天公为我增添了眼睛,风送我的征帆来到沪渎。 吴姬一笑,我终年留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