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意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原诗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竹溪寺:竹溪寺即竹溪寺,位于今四川彭山县城东二里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别墅,也是他晚年隐居之处。 竹溪寺:潺潺(chán)绕:水流轻轻流过。潺潺,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竹溪寺:地无人迹世缘忘:地上没有行人,世俗的情缘都忘却了。 竹溪寺:谁人:何人。 竹溪寺:抛郤(xì)
【注】: 1、避秦:指躲避秦朝的暴政。 2、寻得小乾坤:意指找到了一个理想的世界。 3、五柳先生:晋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 4、但寓言:只作寓言故事讲(不当作实事) 5、岂识欧人工探:指不了解欧几里德《几何原本》(欧工)。 6、美洲真辟一桃源:美洲原是一个蛮荒之地,现在开辟为一个理想的新国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桃花源的描绘和赞美。首先,“避秦寻得小乾坤”表明诗人在逃避秦朝暴政的同时
【注释】 桑麻:指田野。洞里:山中。太古风:指远古时代的风俗习惯。仙家:仙人,这里指桃源中的隐士。何事:为什么。井蛙:井底之蛙。同:混同,没有差异。推:推行,实施。芥子:芥菜的种子,比喻微不足道。须弥:印度神话中的大山,佛教称须弥山为世界的中心。此中:其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咏《桃花源》的诗。诗中以桃花源的隐士比作仙人,以井底之蛙来比喻那些不知世事、安于现状的人。诗人希望他们能像仙人一样
注释:三神山上遍题名,知有群仙抗手迎。 在三神仙山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名字,他们知晓群仙会在这里迎接我们。 借取青鸾兼紫凤,倦游归路好骑行。 借走了青鸾和紫凤,疲惫的游子可以骑着它们轻松回家
【注释】 九日自台南至打狗作:在九日重阳节的时候,从台南出发到达打狗。 南去蔗园青:向南走到甘蔗园的青翠处。 聊把新诗记鸿爪:姑且写下新诗,以记录大雁飞翔时留下的痕迹。 不关水秀与山明:不必管水的清秀和山的明亮。 【赏析】 《九日自台南至打狗作》是南宋诗人郑文宝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时,离开台南往打狗去,途中所感而作。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首联“南去蔗园青
【注释】 1、良辰:美好的时光。 2、陟:登高,登上。 3、半日:半天的时间,半天的路程。 4、览胜凭:游览欣赏胜景。 5、笑人:讥笑别人。 6、占:占据,占有。 【赏析】 此为纪游诗。诗人自台南至打狗(今高雄)游览名胜,一路所见皆为“名山”,而自己只“笑”了别人一次——他只“占”了一处名山,那就是最高的“一峰”。 首联写自台南到高雄沿途所见。良时美景不须登高,窗外已可尽收眼底。良辰美景在窗前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俯听浑流响急滩:低头聆听那浑浊的流水,听到声音如同急流撞击岸边。这句描绘了作者身处湍急的河流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声音的冲击。 2. 板桥过尽始心安:走过木板桥后,心中才感到安稳。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从艰难困苦中走出来,到达安全之地的情感体验。 3. 此溪疑是黄河水:这条溪流让我怀疑它是黄河的水。这里通过比喻,增强了河流清澈见底的视觉效果
【注释】 浊水溪:指流经广西桂林的漓江。漓江两岸奇峰突起,山石陡峭,水势湍急。 崔嵬:高峻的样子。石柱:指江中的石山。布如棋:像摆棋子那样分布着。 新桥创造时:指建造于清光绪年间的漓江大桥。 虚牝:雌马。古代认为雌马有孕,能生育后代。 人工能化险为夷:指人工改造自然,消除危险,使安全通行。 【赏析】 这首诗写漓江之险,并赞美了造桥工程的艰巨。 首句“崔嵬石柱布如棋”,是说漓江两岸的山石高耸入云
【注释】 旗后作:指在旗子后面。 渫港:地名,今属湖北荆州市沙市区。 机关响海边:指船只往来的声响。 龙骨:指大船的船头部分。这里比喻船只。转秋田:像秋天的稻田那样翻滚。 细草淤泥地:形容泥沙淤积。 万斛船;形容船只载货量很大。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荆州通判时期,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句点明题意,次句写听到船上往来声,便联想到当年汉水盛涨,船只往来不息的情景,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旗后作”是诗的题目,“旗前”,指港口;“作”,指建立或形成。“埠头经始未成功,估客帆樯泊港中”两句是说:旗前码头的建设尚未成功,那些商人的帆船停泊在港口里。“自与葫芦通铁道,米糖输出胜基隆”,意思是:自己与葫芦岛相通的铁路通车了,米糖输出超过了基隆。 【答案】 旗(前)前,码头建设尚未成功。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