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不陟白云层,半日车窗览胜凭。
南部名山都看遍,笑人高占一峰登。
【注释】
1、良辰:美好的时光。
2、陟:登高,登上。
3、半日:半天的时间,半天的路程。
4、览胜凭:游览欣赏胜景。
5、笑人:讥笑别人。
6、占:占据,占有。
【赏析】
此为纪游诗。诗人自台南至打狗(今高雄)游览名胜,一路所见皆为“名山”,而自己只“笑”了别人一次——他只“占”了一处名山,那就是最高的“一峰”。
首联写自台南到高雄沿途所见。良时美景不须登高,窗外已可尽收眼底。良辰美景在窗前,不必登山远眺,半日行程,窗外胜景尽收眼底。
颔联说南部名山都看遍了,笑别人的登高之举。诗人自台州(今属浙江)南行经闽,再由福建沿海北行抵台湾,途中经过许多名胜古迹,如武夷山、雁荡山等,这些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色,都在诗人的视野中展现。然而,诗人并不满足于眼前的美景,他要登高远望,去领略更壮阔的山水风光。然而,当他走到最高处时,只见一片云海茫茫,什么也看不见了。于是诗人不禁笑道:“笑人高占一峰登。”原来他并没有看到什么,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颈联说诗人自叹不如,只占得一峰之高。这一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用一个“笑”字,表达了他对那些登高望远的人们的不满和讥讽。然而诗人并不是真的要讥笑那些人们,而是借此来表达他的谦虚与自信。因为他已经登上了最高的山峰,所以他才敢说自己只占得一峰之高。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虽然只占得一峰之高,但所见到的美景却是其他人们所无法比拟的。
尾联再次强调自己只占得一峰之高。诗人最后总结道:“九日自台南至打狗作”,这是诗人对这次旅行的简短回顾。通过这个结尾,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次旅行的满意和自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