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县妖氛满,腥臊战一场。
将才无颇牧,圣武是宣光。
宝鼎人争问,凶锋势太狂:翠华遂西幸,铁骑入朝堂。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赤县妖氛满,腥臊战一场。
  • 注释:赤县指的是唐朝,这里指代唐朝;”妖氛满”形容混乱的局面;”腥臊战一场”比喻战争激烈。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唐朝在战乱中的悲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火摧残的痛苦感受。
  1. 将才无颇牧,圣武是宣光。
  • 注释:将才指的是将领的才能;”颇牧”是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尊称,因为唐太宗以善于用人著称,有”房谋杜断”之说,所以用”颇牧”来形容他的才能;”宣光”是指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赏析:这句诗赞扬唐太宗的治国才能,认为他在用人方面非常有眼光,能够发掘和使用人才,使得国家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繁荣昌盛。
  1. 宝鼎人争问,凶锋势太狂。
  • 注释:宝鼎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借指战争;”人争问”形容人们对战争的关注和好奇;”凶锋势太狂”形容战争的残酷和凶猛。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战争的残酷现实,人们对于战争的恐惧和担忧。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1. 翠华遂西幸,铁骑入朝堂。
  • 注释:”翠华”是指帝王出行时所乘的车驾,这里用它来象征皇室;”西幸”表示皇帝被迫离开京城;”铁骑”是指装备精良的骑兵部队;”入朝堂”意味着军队进入朝廷,成为国家的统治力量。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皇帝为了躲避战乱而被迫离开京城,军队进入朝廷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展现了战乱时期的混乱局面和社会变革的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