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见明光里,牙旗驻海州。
主恩宜拜赐,老景复何求。
韬略教儿辈,忠贞激女流。
临当撤瑟夜,红粉为君休。
【注释】
①召见:召见某人。明光里:地名。
②牙旗:指旌旗,这里泛指军队。驻海州:驻扎在海州。
③主恩:君主的恩惠。赐,赏赐。老景:指年老之景。复何求: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④韬略:指兵法。教儿辈:指教儿子们。
⑤忠贞:忠诚而坚贞。激女流:激励妇女。
⑥撤瑟夜:指临别前夜。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僖宗中和元年(881)。此时作者已年过半百,但仕途不顺,被贬为端明殿学士、检校尚书郎、秘书监等职,又因受牛僧孺牵连而被免官,闲居在家,过着清苦的生活。诗人在诗中表现了他晚年生活的痛苦心情。全诗以“哭”字贯穿始终,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第一句写诗人接到诏命,被召见入朝。召见是皇帝召见臣子,这是诗人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入朝机会。第二句写诗人入朝后,看到自己曾经指挥过的牙旗,如今已经驻扎在海州。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自己曾经的辉煌历史的回顾,也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无限感慨。第三句写诗人觉得自己应该感激君主给予的恩惠。因为自己的一生都是在君主的领导下度过的,现在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都是君主恩赐的结果。第四句写诗人觉得自己年事已高,没有什么可以追求的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人生的失望和无奈。
第五到第八句写诗人对自己的儿子们的期望。他认为他们应该继承自己的兵法和忠贞的精神,激励他们成为忠贞不渝的人。第九句写诗人自己将在离别之夜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绝望。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晚年生活痛苦和无奈的作品。通过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未来的展望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生活的绝望和对死亡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