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进
湖干 晨出春城北,步屟经沙湾。 水气夜来定,到晓清逾寒。 湖柳随新影,浮动波流间。 露重远霭碧,烟开初日丹。 抚景不忍去,伫看情为欢。 译文: 清晨离开春城的北边,沿着沙子铺成的小径前行。夜晚的水气已经凝固,到了天亮时分更加清凉寒冷。湖边的柳树随着新的影子摇曳,在水流中浮动。早晨的雾气很重,远处的山色呈现出一片碧绿色。烟雾散去后,初升的太阳露出了红润的脸庞。面对这美丽的景色,我不忍心离开
诗句解读与注释: 1. 老最耽幽趣: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耽"在这里有沉迷的意味,表示对隐居生活的极大兴趣和爱好。 2. 湖干夕再寻: 字面意思是夜晚时分湖水已经干涸,但诗人仍决定再次寻找湖边的乐趣。这里的“寻”意味着探索或寻找。 3. 云烟蒸草气: 描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天空中的云烟仿佛在草上蒸腾,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4. 水月淡人心:
《过高座寺》 过高座寺 石子冈边路,崎岖绕碧湾。 树高秋寺静,僧老雨窗闲。 身世都如梦,齐梁只剩山。 云烟霭苍翠,积久是禅关。 注释: 过高座寺:指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的浮云峰下过高座寺。 石子冈:地名,位于江西南昌,因冈上多石子而得名。 崎岖:山路不平,曲折蜿蜒。 碧湾:清澈的河流湾曲,泛指清澈的湖泊或河流。 树高:形容树木茂密,遮天蔽日。 秋寺:秋天的寺庙,通常指寂静、宁静的寺院。 静
永济寺 细草寒烟散碧湾,疏花修竹满禅关。 清钟远落三江水,古殿高环四面山。 竟日心斋僧入定,连宵风阻客愁颜。 白门孤棹经过久,萝阁层层一再攀。 注释: 1. 细草寒烟散碧湾:青葱的草地和飘散的寒烟笼罩在碧绿的海湾上,给人一种宁静而幽深的感觉。 2. 疏花修竹满禅关:稀疏的花朵和修长的竹子充满了禅宗的大门,给人一种清静而深远的氛围。 3. 清钟远落三江水:远处传来了清脆的钟声,它穿过三江的水声
【注释】 大伊山:在浙江绍兴。古寺:指大伊山上的法喜寺。阒(qù):空寂无声。几席:供坐具的矮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赏秋日大伊山北古寺的诗。诗人登山远眺,见深秋的山中树影摇曳,石涧溪水清澈碧绿。他独自漫游而心中无闷,悠然缓步,自得其乐。古寺幽静无人烟,只有几块青苔上布满了坐具和器物。诗人通过观察发现,尽管四周一片寂静,却有“孤游”的乐趣。全诗意境清幽,语言平实自然,不事雕琢,读之令人神怡
【注释】 野月:指月亮。 芒芒:茫茫的样子。 径僻草蒙密:指小路偏僻,草丛茂盛。 寺古夜无人:寺庙古老,夜晚没有僧人。 荆扉掩禅室,小犬宿烟萝:用荆木做门的寺庙,晚上无人看守;院子里的狗睡在烟笼着的萝藤之下。 僧归摇尾出:僧人归来时,尾巴摇着从烟雾缭绕的萝丝中走出。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林寺庙的诗。首句“野月”点明时间是月夜。二、三两句写野月高悬,四周幽静;四、五两句写寺庙荒凉,人迹罕至;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东郊行》。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早过东郊(注释:早晨经过东郊。) 2. 海气连云赤,东林发曙光(注释:天空中弥漫着红彤彤的海雾,东方的树林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明亮。) 3. 地余夜市火,人带晓行霜(注释:地上残留着夜市的余火,人们在清晨带着寒气行走。) 4. 古岸遗残荻,寒塘渡野航(注释:古老的河岸上残留着几根残存的芦苇,在寒冷的池塘里渡过了小船。) 5.
【注释】 野步:在野外散步。幽遐:深远的地方。卖酒:指酒店。水浮槎:水上漂浮的木筏。林皋(gāo):树林中的空地。 【译文】 我孤寂的心无处排遣,就拄着手杖到幽远的地方去走走。 细雨洒在寒塘的草丛上,春风送来野店里的花香。 这里的人正摆开酒店卖酒,前面的路上有漂浮的木筏。 随意地行走一会儿又停下休息,树林中太阳斜射着。 【赏析】 此诗为作者游山时的即兴之作。首句写“独”,次句写“孤”,三
高上石子冈,雨霁草犹湿。 孤亭在山巅,半为樵牧集。 有风云不留,无人鸟自入。 人烟纷目前,远山近城堞。 风气此独殊,秋深未黄叶
己卯去白下,同行凡五人。 迄今十八载,我与君独存。 君衰我差健,尚觉能步奔。 赴省送儿试,不独为儿勤。 一道秦淮水,数峰钟阜云。 云水娱人意,时时萦梦魂。 与君暂言别,好自安朝昏。 兰衰菊初秀,棹归当兹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