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进
【注释】 登雨花台高处亭子:登高望远,欣赏美景。 雨花台:位于南京市玄武湖畔,因南京的“六朝烟月”而得名。 高上石子冈,雨霁草犹湿:登上石子岗,雨过天晴,草还沾着水珠,仍然湿漉漉的。石子冈:山冈名,为古时通往雨花台的山道。 孤亭在山巅,半为樵牧集:一个孤立的亭子坐落在山的顶端,一半被砍柴放牧的人聚集在那里。樵牧集:指樵夫和牧人聚集的地方。樵夫:指砍柴的人。牧:放牧场的人。集:聚集、集合。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门衰丁复稀,大母八十迈。得汝如珍宝,顾望何时大。 - “门衰”,指的是家族衰落。 - “丁复稀”表示子孙稀少。 - “大母八十迈”说明母亲已年过八旬。 - “得汝如珍宝”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珍视之情。 - “顾望何时大”表达了母亲对儿子将来成就的期望。 2. 屋破夜滴雨,母抱坐撑盖。当此儿忽啼,大母闻心碎。 - “屋破夜滴雨”描述了家中房屋破旧的情景。 -
【注释】 过陆竹民先生故居感作:经过陆竹民先生的故居。东头书屋:指书屋在东边。梅子黄:梅子成熟,泛指春天。微雨:小雨。门外柳絮落如雪: 形容柳絮飘飞的样子。浮萍数点:水面漂浮的几片萍草。诗卷伴取青山长:指陆竹民的诗集陪伴着他度过漫长的岁月。山翁:对老年人的尊称。君好友:你是我的好友。风雨吟诗同一堂:不论风雨,都在一起吟诗。百事水乳各相近:一切事情都像水和乳汁那样融洽。饮量独让先生强
诗句 1. 诗人老坎坷,鳏独兼穷饿。 - 关键词:诗人、老、坎坷、鳏独、穷饿。 - 注释:这里描述的是诗人年老多病,生活贫困,孤独无依的状态。 - 赏析: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词句,表达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2. 入门无人声,秋风百虫和。 - 关键词:入门、无人声、秋风、百虫和。 - 注释:诗人回到家中,但家中空无一人,只有秋风和各种虫子的声音相伴
【注释】 茅茨:草屋,用茅草盖成。菰(gu)蒲:水生植物,茎叶可食。数家:几户人家。连湖滨:挨着湖泊的岸边。柳阴下:柳树下,指闲适之处。清:清澈。游鳞:水中的鱼。身闲日益懒:身体闲适,越来越懒惰。往来稀交亲:来往的人很少,与亲友交往也少了。牖(yǒu)下老沉没:窗下的老书呆子,像被埋在泥沙中一样。芜词:荒废的诗作。卓荦(záo luò):卓越出众。操冰鉴:手持冰鉴来审视。赏音不论人
【注】这首诗是作者于宋理宗绍定元年(1220)冬日陈西山所写,当时作者因家贫无以设宴,而友人则慷慨解囊,故作此诗相谢。 冒冷叩荆扉,急起相迎迓。(“荆扉”即篱笆门,“迎迓”指欢迎、迎接) 虚室坐增寒,地炉爇檿柘。(“爇”同“燃”,点燃之意) 冰蔬坚在上,冻酒缓滴榨。(“缓”是缓慢的意思) 贫家治具难,久始出厨下。(“出厨”是指准备饭菜) 欢相道本真,意惬忘归驾。(“归驾”指回到车上)
渔湾 蝉语断人声,山深秋树老。 门径曲以幽,林园依石岛。 涧水灌田禾,云崖长药草。 天清海氛消,层层见岭表。 注释: 1. 蝉语断人声:形容蝉鸣声中断,人们无法听到声音。 2. 山深秋树老:描绘了山中秋天的景象,树木因为山势的深远而变得枯萎衰老。 3. 门径曲以幽:指门前的小路弯曲且幽静。 4. 林园依石岛:描述了树林和园子都依附在岩石之上的景象。 5. 涧水灌田禾
【注】饭罢:吃完饭。撰杖:拄着手杖。韦布:用粗布做的衣带。所之:去向,目的地。清溪渡:指渡口。意中:心中。 译文: 饭后想要出门,拄着手杖整理好粗布衣服。 家里人问去哪里,他笑而不答,不知去向何处。 有的去寻找野寺中的僧人,有的询问清溪渡口在哪里。 心中没有事先计划的安排,随处都能发现幽雅的情趣。 内心欢喜,决定再停留一会儿,缓缓地准备回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饭后散步时的情景
注释: 1. 将之金陵留别罗萃堂:即将前往金陵(今南京)与罗萃堂告别。 2. 己卯去白下,同行凡五人:己卯年我去到南京,同行的有五人。 3. 迄今十八载,我与君独存:到现在十八年过去了,只有我和您两个人还健在。 4. 君衰我差健,尚觉能步奔:您的身体日渐衰弱了,但我还健壮,仍能够步行奔跑。 5. 赴省送儿试,不独为儿勤:我去参加考试是为了儿子,不仅仅是因为儿子需要努力。 6. 一道秦淮水
【解析】 本诗为唐代诗人贾至所作,是作者于公元77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春末夏初在湖南长沙西郊石棚山渡口所作的即目抒怀之作。“花光照海烂无边”,以“烂”形容大海的浩瀚无际;“点缀幽岩忆昔贤”,点明题咏之旨意,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贤哲的追慕之情。 第二联:“雨后青山环北郭,云中红树入高天。”此联写景,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云蒸霞蔚的自然景色图,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穷年石室虚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