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上石子冈,雨霁草犹湿。
孤亭在山巅,半为樵牧集。
有风云不留,无人鸟自入。
人烟纷目前,远山近城堞。
风气此独殊,秋深未黄叶。
【注释】
登雨花台高处亭子:登高望远,欣赏美景。 雨花台:位于南京市玄武湖畔,因南京的“六朝烟月”而得名。
高上石子冈,雨霁草犹湿:登上石子岗,雨过天晴,草还沾着水珠,仍然湿漉漉的。石子冈:山冈名,为古时通往雨花台的山道。
孤亭在山巅,半为樵牧集:一个孤立的亭子坐落在山的顶端,一半被砍柴放牧的人聚集在那里。樵牧集:指樵夫和牧人聚集的地方。樵夫:指砍柴的人。牧:放牧场的人。集:聚集、集合。
有风云不留,无人鸟自入:即使有云彩和风也不停留,没有人影鸟却自然飞进。不停留:即不留痕迹。无:没有人迹。自入:自己飞进去。
人烟纷目前,远山近城堞(dié):人们来来往往,人烟繁密;远处的山峦,近旁的城墙。纷然,纷纷的样子。前:前面,这里指眼前。
风气此独殊:此处独特的气息。风气,风俗和习气。此独殊:独特地不同寻常。
秋深未黄叶:秋季已深,树叶还没有变黄,说明天气尚暖。未黄叶:没有叶子变黄。
【赏析】
本题是一首七绝诗,写登高望远之所见所感,以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之情。首两句写景起兴,诗人站在高高的石子岗上,放眼四望,雨过天晴后,草木依然沾着露水。第三句承上一句而来,写登山望远。第四句写山巅之上的亭子。第五句写山巅之上的亭子四周的自然景象。第六句写山巅之上的亭子四周的人文景观。最后两句写山巅之上的亭子四周的气候特点。全诗语言凝炼,构思精巧,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