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性诚
澎湖九日登高 难寻幽径陟高岩,漠漠平原斥卤咸。 白露秋深蛟蜃窟,紫澜晴挂海天帆。 疏篱未有凌霜菊,野岸曾无带雨衫。 如此登临谁送酒,不须张盖愧头衔。 逐句释义: 1. 难寻幽径陟高岩,漠漠平原斥卤咸。 这句诗的意思是:难以寻找到一条隐秘的小路去攀登高耸入云的山峰。在广阔的平原上,到处都能看到盐碱地。 2. 白露秋深蛟蜃窟,紫澜晴挂海天帆。 这句诗的意思是:清晨时分,白露覆盖着大地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攀龙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澎湖九日登高 书剑萧然吏隐兼,因风落帽正无嫌。 丹枫乌桕三山渺,碧海青天万里黏。 瑚长可知非网密,珠还未必是官廉。 钓鳌莫下任公饵,向若徒惊白发添。 注释: - 书剑萧然:形容人虽然有才学但未能施展(或指仕途不顺)。 - 吏隐兼:既有官职身份,又隐居生活。 - 因风落帽:形容诗人心情舒畅,不受拘束。 - 丹枫乌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描述了作者在澎湖(即台湾)登高所见的景致和所感。 首联「荒烟瘴雨簇哀鸿,杼轴愁吟大小东」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瘴气弥漫的天空下,一群群鸿雁飞过,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杼轴愁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颔联「破屋柴扉寒日闭,薄田秋薯熟年丰」则转向了丰收的场景。虽然生活环境简陋,但农民们依然能够享受到丰收的喜悦。这句诗通过对比
【注释】 1.海岛仙居正渺茫:海岛仙居,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渺茫,模糊不清。 2.蓬山: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境,这里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只寻常:只像平常一样。 3.嚣凌:喧嚣,吵闹。词讼:诉讼。人心坏:人心不古,人心险恶。 4.荦确:高大、坚固。园丘:园土,即泥土。地面荒:土地荒芜。 5.拔薤(xiè):拔起野菜。虎穴:老虎洞,比喻危险的地方。 6.鞭蒲:用马鞭打蒲草。靖龙堂:平息叛乱的场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体裁,主要表现手法,以及情感或主题是什么,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和语言表达的特点来分析。此题要求考生赏析这首诗,所以考生需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大意,然后从以下方面作答:诗歌的思想感情;在手法和语言上的特色。 【答案】 ①“天际微云一抹青”,写登高远望所见景象,点出时间是九日(重阳节),天气晴好,云雾缭绕
【译文】 九日登高,我尽情地放飞心情,放眼望去,哪里有一处不如同龙山一样?世俗的杂念和尘世的容颜尽可删去。帽子被风吹得没有掉下来,石阶上有台阶可以攀上去。只是从鸡酒中寻得乐趣,难道茱萸就能使我驻颜有光?童老翁和小孩儿一起在林壑间追随我的脚步,我何幸能暂时闲适。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的七言律诗,作者借“九日”之机,抒发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第一句“放怀何处不龙山”,诗人以“龙山”为题
九日登高 【注释】 一派苍茫无尽头,扶桑万里接瀛洲。 乾坤浩荡蛟龙伏,潮汐盈虚日夜浮。 波底不逢鳌引㹀,水中每见蜃成楼。 玉山红雨晴岚护,书剑平生此壮游。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登上高处,极目远眺,只见茫茫苍野无边无际,远处的扶桑(太阳)和瀛洲(传说中的仙岛)连在了一起。他想到天地间的无穷变化,感到宇宙的浩渺无涯,不禁俯首沉思,感慨万千。 “乾坤浩荡蛟龙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十年轣辘耐飘蓬,勾漏丹砂却未逢。 - 轣辘(chē lù): 指车轮旋转的声音,这里借指岁月的流转。 - 飘蓬: 形容人或事物漂泊不定,这里比喻自己在外漂泊无定。 - 勾漏丹砂: 传说中一种神奇的药物,能够使人长生不老。 -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已经习惯了漂泊的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逐项进行具体分析。注意要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风尘俗吏老书生,击楫沧溟历几更”,首句开门见山,点明送别的对象是澎湖的诸生。“风尘”指官场上污浊的风气;“俗吏”即指那些为名利而奔走的庸俗之辈。这两句诗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对友人的勉励之意。“击楫”是《晋书·祖逖传》里说,祖逖渡江北伐
澎湖九日登高 曾闻海外有仙山,无那蓬莱是此间。 断岭排衙分远近,平冈列障抱湾环。 几人蜡就堪游屐,何处云深可扣关。 岛屿纵横三十六,扶筇指点且开颜。 注释: 1. 曾闻海外有仙山:曾经听说过海外有一座仙山。 2. 无那蓬莱是此间:哪里是真正的蓬莱? 3. 断岭排衙分远近:断岭像军队一样排列,远的近的都清晰可见。 4. 平冈列障抱湾环:平坦的山丘像屏障一样包围着海湾。 5. 几人蜡就堪游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