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苍茫无尽头,扶桑万里接瀛洲。
乾坤浩荡蛟龙伏,潮汐盈虚日夜浮。
波底不逢鳌引㹀,水中每见蜃成楼。
玉山红雨晴岚护,书剑平生此壮游。
九日登高
【注释】
一派苍茫无尽头,扶桑万里接瀛洲。
乾坤浩荡蛟龙伏,潮汐盈虚日夜浮。
波底不逢鳌引㹀,水中每见蜃成楼。
玉山红雨晴岚护,书剑平生此壮游。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登上高处,极目远眺,只见茫茫苍野无边无际,远处的扶桑(太阳)和瀛洲(传说中的仙岛)连在了一起。他想到天地间的无穷变化,感到宇宙的浩渺无涯,不禁俯首沉思,感慨万千。
“乾坤浩荡蛟龙伏”,是说天地间风云变幻,像蛟龙那样腾跃伏藏,难以捉摸。诗人用“乾坤”来形容宇宙,用“浩荡”形容它广大无边,用“蛟龙”比喻它变化莫测,用“伏藏”来形容它的不可预测性。
“潮汐盈虚日夜浮”,是说大海里的潮汐时涨时落,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它日夜不息地运行着,就像人的一生一样。这里的“盈虚”指海水涨落的变化,而“浮”则是比喻人生短暂、变化无常。
“波底不逢鳌引㹀”,是说在海洋的深处,没有见到过大龟在吸水喷涌的情景。这里用了“㹀”(一种水生动物)来代替大龟,既表现了海下世界的幽深神秘,又暗示了人生的艰难险阻。
“水中每见蜃成楼”,是说在海上经常可以看到蜃气造成的楼台幻影。这是因为海边的热气使海面上的空气密度降低,远处的景物就会发生折射现象,形成虚幻的建筑形象。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奇异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叹。
“玉山红雨晴岚护”,是说在山中经常可以看到红色的雨和晴朗的山雾相互辉映。这里的“玉山”指的是一座美丽的山峰,而“红雨”“晴岚”则分别指代山上的红色植被和晴朗的天空。这两句通过描写自然风光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赞美。
“书剑平生此壮游”,是说自从年轻时离开家乡,四处漂泊以来,我一直怀着壮志未酬的豪情壮志,如今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才真正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这里的“书剑”指的是文人的书和剑,代表着诗人的学问和才华,而“此壮游”则是指这次的漫游经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