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日升
四海飘蓬何处栖, 厦倾一木总难支。 愿留数茎白头发, 归见高皇喜有儿。 译文 四海漂泊无处安身,大厦倾覆难以支撑。 只愿留下几根白发,回到高皇帝面前报喜有儿。 注释 四海飘蓬:四处漂泊无定所。 归见:回去看望。 赏析 这首诗是赞宁靖王朱术桂与五妃殉节的绝句。诗中“四海飘蓬何处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四处漂泊,无处可依的凄凉之景。“厦倾一木总难支”则以大厦倾倒喻示了宁靖王的不幸命运
【解析】 此诗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有人上奏朝廷称其“恃险宽”。郑成功针锋相对地写了一首《论剿灭台湾贼寇疏》来驳斥。诗的开头四句,即表明了作者对此事的看法:历来有将帅都以将德胜敌为高,但倚仗地势险要,就可以对敌宽容、宽大,殊不知这样最终必然导致失败的结局。 译文:从来有将军的威德,却倚仗地形险要而宽待敌人。 曲折百般计谋,今天始知难以取胜。 赏析:这是一首反战诗。作者在开头四句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即可。“征诛”是讨伐;“当有”“可无”是说必须得有(兵)才能打仗,没有(兵)就不能打仗。“耕”指耕种。“筹画”是指策划。这两句的意思是:征战讨伐必须有军队,安定韩国也必须有耕种。“寓农计”,指将耕种作为军事计划。这两句说的是
这首诗是关于甲子年(1744年)仲冬至台湾的诗。下面是对每一行的解释: 诗句释义及注释: - 霸气已消王气兴:“霸气”可能指的是某种强烈的气势或权力,“王气”通常指帝王之气。这里可能是指某种力量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统治者或政权的力量。 - 荒夷图入版图名:“荒夷”通常指荒废的土地或者未开化的地区,“版图名”可能是说这个地区已经被纳入了国家的版图。 - 升沉有数干戈息
注释: 1. 烟霞荡漾渔人处:烟霞,指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荡漾,波动、摇曳。渔人处,指的是渔人的居所,也暗指渔民的生活场景。 2. 已作霸图保障关:已经筑起了保卫霸图的要塞。 3. 退守聚成雄海国:退守,指防御时采取的策略或行动;聚,聚集,集结兵力。雄海国,指的是以海为疆域的国家,形容国家的辽阔和强大。 4. 进窥衅隙动华山:进,指进攻;窥,暗中观察;衅隙,指破绽、漏洞;动华山,指的是发动攻击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创业农为根本,安军食必先。后两句写讲求相寓意,海外有新田。 【答案】 创业农为本, 安军食必先。 讲求相寓意, 海外有新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创业农为根本,安军食必先。创业的根基在农业;军队的食粮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两句话是诗人对国家大事的概括和总结。颔联写讲求相寓意,海外有新田。诗人强调“相”,即宰相、丞相,指出治国之本在于得人
莫讶人民遭难,岂知神佛依然。 失意必定如是,地理故致播迁。
南北姻缘岂偶成,死生今日别离情。 不从父母归宁赋,愿赋终天一路行。 守一曾闻保母言,不因生死离侯门。 黄泉旅次暂相彼,公案共完礼至尊
新辟天南海外方,人民安堵不须忙。 雨顺风调升平福,一统山河帝祚长。
欲问天高天不知,千声血泪暗中垂。 人间无意心灰甚,明月当空照冷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