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日升
通过赏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下面将按照要求对《吊监国夫人诗四绝》进行逐句释义、注释,并附上赏析: - 诗句释义:一盏明灯一帖明,傍缠灯影复相连。三朝茶饭尽人事,七尺梁间订后缘。 - 一盏明灯一帖明:这里指的是在昏暗的环境下,一盏明亮的灯火显得格外醒目,象征着希望与光明。 - 傍缠灯影复相连:形容灯光与影子相互交织,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寓意着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 -
欲问天高天不知, 千声血泪暗中垂。 人间无意心灰甚, 明月当空照冷闺。 诗句释义 “欲问天高天不知”:表达了诗人对天空的无限遐思和探求,但天空似乎并未给出任何答案或指引,象征着无法得知或理解的深远意义或哲理。 “千声血泪暗中垂”:形容泪水之多,如同千声哭泣,而泪水在黑暗中悄然落下,强调了悲伤与绝望的情绪。 “人间无意心灰甚”:描述了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指战争
【注释】 1. 咏沈瑞夫人: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沈瑞夫人的外貌和气质来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2. 南北姻缘:指的是夫妻之间的婚姻关系。 3. 死生今日别离情:指妻子因丈夫离世而感到的痛苦与不舍。 4. 守一曾闻保母言:指的是诗人曾经听一位母亲说过的话,这里可能是在回忆过去的经历或者感慨世事无常。 5. 不因生死离侯门:意指即使面对生死,也不会离开高贵的门第。 6. 黄泉旅次暂相彼
诗句如下: 一盏明灯一帖明,傍缠灯影复相连。 三朝茶饭尽人事,七尺梁间订后缘。 注释与赏析: - 一盏明灯一帖明:“一盏”指的是一盏灯,“一帖”形容其明亮如帖纸一般。这里的“明”字用来形容灯光的亮度,而“帖明”则增添了一种轻盈、透明的美感。 - 傍缠灯影复相连:描述周围环绕着灯影,它们似乎在相互连接。这里的“傍”表示靠近或依附的意思,而“缠”则形象地描绘了光线如何缠绕、交织在一起
评析 “莫讶人民遭难,岂知神佛依然。”这两句是说:不要惊讶百姓受难,要知道神灵和佛祖还是一样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人民遭受苦难的同情,同时也表明了他对神灵、佛祖的信仰,认为他们是不会改变的。 “失意必定如是,地理故致播迁。”这两句是说:命运不济必定会这样,是因为地理环境导致人口迁徙。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于社会现象的一种看法,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遭受苦难,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
【译文】 谁料想为将尽,翻然一着出奇兵。 深藏不露令人意外,昼夜让人生疑意。 【注释】 1. 评何斌献地图:指明末清初将领何斌献给明郑成功一份详细的台湾地形图。 2. 为将尽:意为何斌已经老矣,即将结束其军事生涯。 3. 翻然一著奇:指何斌献出的这份地图在战术上是出乎意料的,有出人意料的奇妙之处。 4. 深藏出意外:意为这份地图的内容和战略意义十分隐秘、难以预料,使敌人感到十分意外。 5.
【注释】 赞宁靖王朱术桂:朱术桂,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封宁靖王,后被废。此诗作于洪武二十年(1367),时朱术桂与诸妃殉节。 乾坤:指天地、宇宙。 飘然海国全其身:飘然:安然自在的样子。海国:指海岛,即海外。 天:指天命;命:命运;如此:这样;伟人:杰出人物。 【译文】 天地乾坤无处安身,在海岛上安然无恙。 如今天命确实如此,不负朱家一位杰出人物。 【赏析】 朱元璋死后,其子孙为保性命,逃入海岛
注释:虽然太阳和月亮有时有缺损,难以预测今天的意外。 自我估计,自己没有顿住的地方,愿意从地下结下美好的缘分。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命无常、生死轮回看法的诗篇。诗中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预知性。诗人通过比喻“日月有时缺”来表达时间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同时,“自计此身无顿处,甘从地下结良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的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他认为自己的生命没有停滞不前的地方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 (1)本诗前两句为总括句,后两句为具体描绘句。从“非关沧海变”一句看,诗人认为“鹿耳门至赤崁城水道”的变化与“沧海”(大海)无关,而是地脉灵变的结果。这一句中,“非”是否定词,“关”是关联词,“变”指变化。而“沧海”一词在此处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海之广大无边。“多是地脉灵”,意为:主要是由于地脉灵变所致。“地脉灵”指地脉灵气,这里用“灵气”来概括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本诗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人通过咏叹“舟速因风便”的“好”来抒发自己收复台湾的豪情壮志。“舟速因风便,好如箭脱弦”的意思是说:船儿乘风破浪,疾驶前进,如同箭离弦一样。其中“因风”和“便”是关键词,分别解释为“顺着风势”“顺利”。第二句“好如箭出弦”,是说船儿行驶的速度很快,像箭一样飞出了弓弦。其中“好”是关键,解释为“快”,“出弦”是关键,解释为“射出弓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