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沧海变,多是地脉灵。
若不假诸辈,何由入典型。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
(1)本诗前两句为总括句,后两句为具体描绘句。从“非关沧海变”一句看,诗人认为“鹿耳门至赤崁城水道”的变化与“沧海”(大海)无关,而是地脉灵变的结果。这一句中,“非”是否定词,“关”是关联词,“变”指变化。而“沧海”一词在此处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海之广大无边。“多是地脉灵”,意为:主要是由于地脉灵变所致。“地脉灵”指地脉灵气,这里用“灵气”来概括。这一句中,“灵”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地脉”,“灵气”指灵气,指地脉中的神气,也指灵气所生之万物。
(2)第二句中,诗人用“假”“诸”等字来表达自己对郭平的信任和期待。
(3)第三句中,“何由入典型”的意思是:如果不用郭平去探听,那又如何能知道其中的诀窍呢?这里的“何由”是疑问代词,表示“怎样”。
(4)第四句中,“典型”指的是标准或榜样。
【答案】
(1)前两句总括,后两句具体描述。
(2)用“假”与“诸”表现了诗人对郭平的信任。
(3)“何由入典型”的意思是:如果不用郭平去探访,那又怎能知晓其中的秘诀呢?
(4)“典型”指的是标准或榜样。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简洁的笔法,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郭平打探鹿耳门至赤崁城水道”这一场景。首句写水道变迁与海无关系,次句说水道变迁与地脉有关。全诗以“地脉灵”为核心,通过“非关沧海变”和“多是地脉灵”,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地理变化的深刻认识。三、四两句则进一步说明这种变化是由于地脉灵气所生,而非外力的作用。最后两句表明只有通过实地考察才能了解其中的秘密。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