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政
诗句原文: 灯影半窗冉冉,垆薰一炷亭亭。 多病思投白社,老人为说丹经。 注释解释: - 灯:指蜡烛或油灯,常在夜晚使用以照明。 - 半窗:窗户的一部分,这里形容灯光照射的范围有限。 - 冉冉:缓慢而轻柔的样子,此处形容光线柔和地洒在窗户上。 - 垆:古代的一种酒器,常用于烧制酒料。 - 一炷:指一根香,这里用来形容香烟袅袅上升的样子。 - 亭亭: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姿态优美。 译文:
诗句释义: 1. 春草便面为汪思恭题 - 这是一句诗,字面意思是指春天的草已经长出嫩叶,被用来做成某种东西,但具体是什么并没有明确说明。 2. 趣在窗前不剪 - 这句话的意思是,兴趣(乐趣)存在于窗前,不需要修剪。 3. 梦从池上初归 - 这句话的意思是,梦境从池塘上开始回来。 4. 但觉光风到手 - 这两句的意思是,只感觉到凉爽的微风拂过手心。 5. 犹疑清露沾衣 - 这两句的意思是
注释:石阶盘旋曲折,山路弯弯曲曲,山房三间相连。 酷暑时节,凉风习习,吹得暑热一扫而空,道心与仙鹤一样悠闲。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道教修行的向往。首句“石磴盘回九折”,描绘了山路曲折蜿蜒的景象,给人以深远、幽静的感觉。第二句“山房小结三间”,则描绘了山房的建筑特点和数量,给人以简朴、宁静的印象。第三句“酷暑因风尽扫”,描绘了酷暑时节,凉风习习
注释:在官邸平临御水,龙楼远见飞檐。想象先生写诗的情景,静静地呼唤童子打开帘子。颜氏的心斋已经久矣,杜陵的诗歌规则方严。阳春欲和未得,斜日犹悬塔尖。 赏析:这是一首六言绝句,作者通过描写自己与副詹杨先生在府中共宿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芝颂 - 第一句“谓此奇祥”中的“芝”,指的是灵芝,是一种珍贵且具有吉祥象征的植物。 - “谓此奇祥,匪今斯古。”这句话表示这种吉祥之兆并非仅仅存在于今日,而是自古至今都有。 接下来是第二至第四句:“维王之功,愈远而明。”“维公之孝,弥久而贞。”“芝生于房,于汉中叶。”“祝国之釐,明明载牒。” - “维王之功,愈远而明
过南镇店二首·其二 林外依依烟火,道中辘辘车声。废碣犹传蒙古,短亭正及荏平。 【注释】 - 林外:指林子外面 - 依依:形容烟雾或草木茂盛的样子 - 道中:指路上或道路中 - 辘辘:形容车轮滚动的声音 - 废碣:废弃的碑碣 - 荏平:地名,位于今山东省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南镇店途中所见之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和过往历史的怀念之情。首句“林外依依烟火”,以“依依”形容烟雾缭绕
隔宿风销野际,登时日出林端。 牛羊自占坡暖,鹅鸭不知水寒。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诗中的“隔宿风销野际”形容清晨的风已经消散了田野间的露气,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登时日出林端”则描绘了阳光洒满林间的景象,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注释】 1. 思亲堂:怀念亲人的堂子。思,思念;亲,亲人。堂,堂屋。渠渠,广大的样子。 2. 有客佖(bi)佖:客人很多,很热闹。 3. 言思其亲:说思念他的亲人。日甚一日,一天比一天厉害。 4. 堂上有山:堂屋上面有个山峰。 5. 堂下有江:堂屋下面是一条江流。 6. 伊亲之思:他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7. 赫赫宫保:显赫的官爵。宫保,官名。 8. 维客之季:是客人的鼎盛时期。维,代词,指客人
注释: 1. 阴霭如滋稚麦——阴霭:阴暗的云气;滋:滋养。像细雨滋润着刚发芽的麦子一样。 2. 野风时振枯桑——野风:山野之风,这里指风势很猛;振:摇动;枯桑:枯槁的桑树。指山野中大风猛烈地摇动着枯萎的桑树。 3. 午市方趍南店——午市:中午时分的集市;趍:走;南店:南面的店铺,这里指南边的店铺,即临安府(今浙江杭州)。 4. 早行已届东昌——早行:早晨出行,这里是说早晨出发;东昌:古地名
【注释】 梵塔:佛教的塔。 水没田塍(chénɡ):水淹没了田边的堤岸。塍,田埂。 行人:过客。时复有:偶尔也有。 野老:山野老人。适来:正好来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见到的景象,诗中没有直接写自己,而是通过“古寺”、“空坛”、“行客”、“野老”等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首句“古寺火烧梵塔”,描绘了寺庙里的火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第二句“空坛水没田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