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珍
【解析】 (1)纤者尻益高——纤者,纤夫;尻,臀部。纤夫的屁股越来越向上翘。 (2)詹诸钝爬沙——詹诸,地名;钝,迟钝;爬沙,爬行于沙滩上。 (3)篙师跌臕熊——篙师,撑船人;臕,指船桨;熊,比喻船桨撞击时发出的声音像熊吼一样。 (4)又若曝肚蛙——曝肚,形容肚皮朝天的样子;晒腹,晒太阳,形容肚子鼓胀。 (5)一上复一上,舟如缘边虾——复,重复、接连的意思;缘边,顺着边缘;虾,一种小动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题考核选用著名诗句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然后依据要求明确题干限定答题的角度,再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首先将全诗划分为三部分:①第一部分(首联):“卯卯今夕乐,乐到不可名。” 意思是
完末场卷,矮屋无聊,成诗数十韵,揭晓后因续成之(丙申) 我亦胡不足,而必求科名。 名成得美仕,岂遂贵此生。 十年弃制蓺,汗漫窥六经。 友串亡称举,谓我手笔精。 安知公等长,真非予所能。 所以来试者,亦复有至情。 父母两忠厚,辛苦自夙婴。 一编持授我,望我有所成。 未尽无所成,而世以此轻。 因之忘颜厚,自量非不明。 贵从老亲眼,见此娇子荣。 痴心有弋获,焉知非我丁。 独叹少也苦,精力遂不撑。
【解析】 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的理解型题目,这类试题的题目在考题中出现较多,有的是考查诗句的含义所在的小标题,直接要求写出诗句的出处及含义;有的考查对全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概括主要内容,并指出情感。此题既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对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重要的信息点,然后结合题目的提示进行思考作答。如“完末场卷
【诗句释义】 1. 岂其以筐篚,慰尔穷青毡。 2. 念此自惭顾,中心如沸煎。 3. 未举怨时命,实成人舍旃。 4. 一朝落人穫,依然骄莠田。 5. 不独羞世上,仰岂无惧焉。 6. 科目正难称,炊沙何足饘。 7. 惟山见五岳,惟水观九川。 8. 尘滴乞沾丐,期无负当年。 【译文】 这首诗是诗人在参加乡试时写给燕上中丞贺耦庚先生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科举制度的不满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赏析】
【注释】 槲树:落叶乔木。生于山坡、路旁或田边。木材可入药,种子可榨油。利:益处。算:计算。一发全能:指一发不可收拾,比喻影响极坏。穷郡:指贫穷的县份。辨:辨别。草木:泛指植物。 【译文】 槲树的使用历史悠久,木柴是古代人们常用的燃料。 一旦发现其用途,就能让贫困的县份都富起来。 识别出不同草药的利弊,就知道草木都是宝。 敬告远方的朋友们,死法要活用草药。 【赏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及翻译: 1. 王子骨肉閒,力欲醒天梦: - 诗句解读: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政治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王子骨肉閒"指的是王子(这里指比干)身处高位却心系平民百姓,"力欲醒天梦"则反映了他想要改变现状的决心和愿望。 - 关键词注释:"骨肉」在古代常用来指代国家或皇室成员,此处特指比干的家族成员,表明比干不仅是个人而是王室一员。"力欲醒天梦"中的“醒”意味着觉醒
出门十五日初作诗黔阳郭外三首 其一 【注释】: 近行十几日,只如旦暮间。 远行十几日,恍若不计年。 澄澄溪流,荡荡东去船。 寒风峭白日,萧条异山川。 高堂一片地,一刻数往还。 颜色隔千里,忽然立我前。 倚篷久惆怅,此意谁复怜。 入坐长叹息,晚炊起寒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的诗歌。诗中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联两句写离家时间之短,仅过十五日,而离家后却仿佛过了一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中重要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本题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答题时,注意分析题干要求,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要结合语境准确填写。此题中重点字词有黔、名、方、止、官、吁嗟、思便、辗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江上旅行时遇到的各种自然景观和生活趣事,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前两句“前滩风雨来,后滩风雨过”描述了诗人在江上行船时,前后两个滩地分别经历了风雨。这里的“前”“后”并不是指示词,而是形容词,用来形容滩地的位置。 接着两句“滩滩若长舌,我舟为之唾”则是诗人看到江上的水波拍打河岸的情景。这里的“唾”是指水流冲击河岸,发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