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节
九日游万生园坐豳风堂作 荷枯菊晚柳芸黄,坐负佳时守此堂。 西上一楼凌磴道,旁罗万树对回塘。 曾波已止犹叹逝,四海无归可望乡。 意与水禽秋浴淡,不凭高处过重阳。 注释: 1. 荷枯菊晚柳芸黄:荷花枯萎,菊花凋零,柳树叶子黄了。这是秋天的景象。 2. 坐负佳时守此堂:坐在这个大厅里,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3. 西上一楼凌磴道:向西上一座楼,沿着石阶小路走。 4. 旁罗万树对回塘:周围有许多树木
注释: 1. 雪朝方读书:在大雪初霁的早晨,我正在读书。 2. 姬人来告:有位女子来告知我。 3. 邻树鸟尽集吾庭:周围的树枝上,鸟儿都聚集在我的院子里。 4. 因物类之感而作是诗:因此感触到了这些,就写下这首诗。 5. 雀噪阶前桐树枝:鸟儿在台阶前的梧桐树上叽叽喳喳地叫。 6. 为渠一雪疗朝饥:因为雪,我解决了早晨的饥饿。 7. 欲晴天意随人快:想要晴朗的天气,心情也随之舒畅。 8.
让我们来解析这首诗。 五月初三日,王静安自沉颐和园昆明湖中。毕命越五日,余偕桥川、子雍、小平、绥方出西郊,访其故居。为诗吊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五月初三日目睹了王静安投湖自尽的惨状,五天后,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王静安的旧居进行悼念。 掩泪犹过西郭村,朅来今日始知门——掩泪,意味着哀悼;西郭村,暗示着王静安的旧居位置;朅来,意为突然;今日,指现在。这四句表达了诗人在得知王静安逝世的消息后
诗句输出:暑雨轩窗尽夕阴,别怀初写重沉吟。 译文:在炎热的夏日,雨打轩窗,整个晚上都显得阴暗。心中的离别之情让我反复思量。 注释: - 暑雨:这里指的是夏天的雨,天气炎热,雨水也特别多。 - 轩窗:指的是窗户和门上的窗户。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描述室内环境。 - 尽夕阴:整晚都阴暗。"尽"表示持续。 - 别怀:离别的情绪或感情。 - 初写:第一次写或者第一次提起。"重"在这里是多次的意思
【注释】: 立秋日,园坐,得句,欲持赠某君,未果,姑存吾诗。 口君有书未暇读,乃复奔走豪率间。 廿年交谊我不道,异日相求嗟莫还。 集林暝雀朝飞失,出水秋根壁立闲。 踪迹各殊老俱至,可怜衰草满江山。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立秋之日,园中闲坐而作的,意在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友情的感慨。首联点明了题旨,“口君有书未暇读”,表达了诗人因公务繁忙,难以抽身阅读友人来信的遗憾。颔联“廿年交谊我不道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北海月夜作寄怀黄元白西湖 - 描述作者在北海的一个夜晚,通过诗歌的形式来怀念好友黄元白。“北海”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理或文化背景,“月夜”则强调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作”即创作,“寄怀”则表达了作者对黄元白的思念之情。 2. 月浮荷影了无尘,积暑初降雨气新 -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象。“月浮荷影”形容月光下荷叶的影子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中秋之夜,我与李子沧萍、张子友鹤一起观赏月色于社园。回想起去年的中秋之夜,我和各位同僚在此处饮酒作乐,李子沧萍和张子友鹤也在场。贞壮和元白后来都先南归了,只有李子和张子仍然与我相随,不曾离去。又听说朝中得悉唐天如仍在人世,心中不禁伤乱怀远,一时感慨良多。张子为我弹奏琴曲奏出了《捣衣之操》,我以此诗表达我的所感。 不知北月是否同南月,可亦如人各一天。 晚时托后生余客老,乱思来日岁连年。
【注释】 北海:指京城,即洛阳。一冬无雪入春来,初日横窗曙未开。一冬天里没有下过雪,到了春天才看到雪(“见”应为“降”,这里作动词用)。初日横窗,天已破晓;未开,还没有完全亮起来。闲户当阶如见月,命车亭午始登台。闲着的门户正对着台阶,好像看到了月亮(“闲户”应是“临”,“当”应为“对”,这里作动词用)。命车登台,命令车子在中午时分出发登上了高台。方方地坼难降蛰,藉藉冰层更作堆。大地裂开了缝隙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诗人在长安,时年四十岁。是年七月七夕,诗人与李氏夫人在长安同游曲江,观赏了织女渡河、牛郎会妻的神话故事,即兴创作了《七夕》长诗。 首句“苦忆秋宵旧日诗”言诗人对当年七夕之夜所作诗句的怀念。这一句是全诗的总括。诗人回忆当年七夕夜,他与李氏夫人赏月观星、吟诗赋词的情景。 “如何怀抱异当时。”是说今夜的七夕夜,与当年的七夕夜相比,诗人的心情迥然不同
【注释】 1. 病起:病愈后。 2. 客来:指有客人来访。 3. 江南:指南方,泛指江南地区。 4. 一身:这里指诗人自己。 5. 生知死:知道生命有限,死亡是自然的规律。 6. 众乱相寻:众乱纷纷而来。 7. 迤岸万花盘马队,被兵群友断书函:形容战争破坏之严重,百花盛开也难比得上。 8. 愁肠:忧愁的心肠。 9. 归路回头更不堪:归途艰难,令人心碎。 【赏析】 此诗描写了战乱时期的痛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