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无雪入春来,初日横窗曙未开。
闲户当阶如见月,命车亭午始登台。
方方地坼难降蛰,藉藉冰层更作堆。
天意可能回麦候,九城枯尽蓫牛蘈。

【注释】

北海:指京城,即洛阳。一冬无雪入春来,初日横窗曙未开。一冬天里没有下过雪,到了春天才看到雪(“见”应为“降”,这里作动词用)。初日横窗,天已破晓;未开,还没有完全亮起来。闲户当阶如见月,命车亭午始登台。闲着的门户正对着台阶,好像看到了月亮(“闲户”应是“临”,“当”应为“对”,这里作动词用)。命车登台,命令车子在中午时分出发登上了高台。方方地坼难降蛰,藉藉冰层更作堆。大地裂开了缝隙,难以让蛰伏的动物出来;厚厚的冰层又重新堆积起来。天意可能回麦候,九城枯尽蓫牛蘈。天意可能返回到小麦的时节,九城(指洛阳)的草木全部枯尽了(“纕牛蘈”应为“牛马虫”,这里作名词用),牛马虫也死光了。

【赏析】

《正月五日雪过北海》诗中写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诗人任左拾遗。此诗描写的是开元二十五年(737)正月五日大雪后登洛阳北门(即天津桥)所见的景象。

首联:“一冬无雪入春来,初日横窗曙未开。”

意思是说一冬没下雪,到了春天才有雪(“见”字误)。天刚破晓,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的时候,还没有亮起来。

颔联:“闲户当阶如见月,命车亭午始登台。”

意思是说闲着的门户正好对着台阶,好像看到了月亮。命车登台。

颈联:“方方地坼难降蛰,藉藉冰层更作堆。”

意思是大地裂开了缝隙,难以让蛰伏的动物出来;厚厚的冰层又重新堆积起来。

尾联:“天意可能回麦候,九城枯尽蓫牛蘈。”“九城枯尽蓫牛蘈”应是“九城枯尽麦”,意思是说天意可能返回到小麦的时节,九城的草木全部枯尽了,牛、马虫也死光了。

这首诗描写的是开元二十五年(737)正月五日大雪后洛阳北门的景象。诗人先以议论起兴,然后写景,再写景中情,最后归结到时令和物候的变化上来。

全诗写景工巧细致,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气息。前四句写冬日景象,中间两句由静转向动,写登台中所见到的景物。后两句写天气变化,并由此生发议论。结尾两句点明题目,并把时令和物候的变化联系起来加以描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