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雷飞雹助凄其,天与愁阴入地知。
封树得缘今日长,山花裁了一春期。
诗名被冢伤心见,世业成丘达者悲。
太息交情只如此,送君临穴最终时。
【注释】
四月二十五日:即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午雷飞雹助凄其,天与愁阴入地知。
封树得缘今日长,山花裁了一春期。
诗名被冢伤心见,世业成丘达者悲。
太息交情只如此,送君临穴最终时。
【注释】
四月二十五日:即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中秋望月怀古,黄节《中秋望月有怀邓秋枚书寄藤村老屋》赏析 黄节,字晦闻,广东顺德人,清末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中秋望月有怀邓秋枚书寄藤村老屋》是其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描绘出一幅中秋佳节的壮丽画面,同时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详细解析: 1. 此夕高寒:“此夕”指的是这个中秋之夜,“高寒”形容天气寒冷。这里表达的是作者独自在清冷的夜晚
【注释】 万木号风一雁呼,大梁驱马问歧途。 江山无地分南北,种族于今杂汉胡。 唐土有君原不国,豫州能主岂为奴。 闻鸡未断燕云梦,忽过沙陀旧帝都。 万木号:形容树木众多,声音如号角一样。 大梁:《左传》中记载:“晋文公败楚于大隧”,大隧即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县。 驱马:骑马。 问歧途:指寻找道路。 唐土:唐朝国土。 原不国:指唐朝的皇帝,并不是一个国家。 豫州:指东汉末年割据河南一带的地方军阀。
【注释】 盆兰:把兰花养在盆里。 滋兰:指培育兰花。 十载:十年。 忽生:突然长出。 双茎:二根茎。 绿叶:绿色的叶片。 沆瀣(hàng xiè):古书中所说的神仙的饮料,即沆瀣水。 留沆瀣:指留下仙露。 化人:道家称仙人为化人。 陋室幽香远:简陋的居室中兰花的幽香传得很远。 媚我寒闺旧梦孤:形容兰花的美丽使作者感到寂寞、孤独。 佳种:好的花种。 秋江:秋天的江水。 奈:无奈。 所思殊
诗句释义 1 霜落高原草未凋,中州人物半萧条。 - "霜落":描述秋天的景色,霜降后草地变白。 - "高原":指的是广阔的山地或高地。 - "草未凋":说明草本植物依然保持着生机。 - "中州":指中国中部地区。 - "人物半萧条":形容中原地区的人民生活艰难,很多人生活不安定。 2. 战农不解虚移粟,非种当锄愧树苗。 - "战农":战争时期的农民,被迫参与战斗。 - "虚移粟"
春日海寺漫题(1903年) 社前无雨燕归迟,春暖棉花尽日吹。 大野草深鸣桔槔,梵宫云静锁葳蕤。 注释: - 社前:指寺庙附近或村庄的地方,没有下雨时燕子归来较晚,春天温暖时棉花一直被吹拂着。 - 大野草深:在广阔的田野里,草木茂盛。 - 鸣桔槔:使用桔槔这种工具来灌溉田地。 - 梵宫:佛教寺院。 - 葳蕤:形容树木茂盛或花草繁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季的田园景色和寺庙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课上或自学时注意正确理解诗词的意思,然后把握诗词的主要内容,最后结合着具体诗句,联系作者的背景和注解进行分析,理解其意思及情感。 “桧柏风前立马悲,中原重到拜公祠。”意思是说在桧柏树旁,我停马悲叹,中原大地再次回到宋朝,我要来拜谒岳王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岳飞的崇敬和怀念,他怀着敬慕的心情来到岳王庙。
这首诗是诗人在1902年梅庄送别邓秋枚去海上时所作,表现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爱。 首句“此去江南定有诗”,表达了诗人对邓秋枚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在江南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 第二句“梅花开处各天涯”,描绘了邓秋枚离开后的景象,梅花盛开的地方就是他们各自的天涯。这句诗寓意着友情的深厚,即使身处天涯海角,友谊也不会改变。 第三句“客中元白交如水,海上冬青雪满枝”
注释: 八月二十八日破晓出长台关(1903年) 中原人物无刘祖,北陆关山走马牛。 独向伊川哀被发,未闻临邑访长头。 乡心迢递三千里,风俗华离十六州。 有日澄清吾岂敢,鸡声寒动九边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1903年八月二十八日破晓时从长台关出关时的即兴之作。 首联“中原人物无刘祖,北陆关山走马牛”表达了诗人对中原人物的怀念之情和对北方关山风光的喜爱。中原地区是中国的腹地,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注】伯牙,战国时晋国的善弹琴者;断虹:形容景色美丽。 1. 英雄心事托琴中,独访孤台过断虹。 - 英雄心事:指胸怀壮志的人的心事(这里指诗人自己)。 - 琴中:在琴里寄托了诗人的心意。 - 孤台:一座孤独的山岗。 - 断虹:一道美丽的彩虹。 2. 满地夕阳号朔雁,隔帘人影瘦西风。 - 号:呼喊声。 - 朔雁:北方来的大雁。 - 人影瘦:人的体态消瘦。 3. 秋花晚节多迟暮,古调今弹有异同。 -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中国近代史的感题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民族命运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及其含义注释: 1. 茫茫八百年间事,起陆龙蛇日泯棼: - “茫茫”意为广阔无边,“八百年”指漫长的历史时期。“起陆”指的是开始行动或崛起,“龙蛇”比喻有才能的人。“泯棼”意味着混乱、混沌。整句的意思是在漫长的历史中,有才能的人物逐渐崛起,打破了之前的混乱局面。 2. 岁月忍编黄帝历
注释: 十一月十四日园山怀唐天如 望远登高一意凄,塞鸿南尽日矬西。 荡为天下萧条气,不辨风前格磔啼。 独往冒寒园寂寂,同游忆昨汝栖栖。 于征何补伤亡叹,空使秋坟唱锦题。 译文: 十一月十四日园山怀念唐天如 遥望远方登上高处,心情格外凄凉,塞鸿向南飞翔到了尽头。 这里充满了天下的萧条气息,连风吹过树枝发出的声音都分辨不出来了。 独自行走在荒凉的园中,感到一片寂静;回想曾经与友人游玩时
【诗句解读】 1. 江海相违莫临存,孰令吾友减悲酸。 - “江海相违”指诗人与友人分隔两地,无法相见。"莫临存"意为不要再存在。"孰令吾友减悲酸"是说是谁使我的好友更加悲伤和难过。这里的“悲酸”指的是因离别而感到悲伤的情绪。 2. 病中取冷知无及,归后伤神岂待言。 - “病中取冷”可能是指疾病期间感受到寒冷。"知无及"表示无法得到缓解或治愈。"归后伤神"意味着在回到家后会因思念朋友而感到伤心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起所作的《哭瘿公》。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论诗畴昔本寻常,今日回头辄可伤。” - 注释:平时谈论诗歌(作诗)是一件平常事,但今天回望过去(回首往事),却常常感到伤感。 - 赏析:诗人在回顾过去与朋友一起讨论诗歌的情景,感慨岁月的匆匆流逝,以及那些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如今可能已经离世或疏远了。这种怀旧之情使得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第二句
【注释】 落落:指诗人孤高不群。张意:张籍的诗。一艺:一种技艺。达性:通达性情。亡乱:指国家混乱。为占:为的是占验音律的和谐。此情:指诗人的情怀。应无尽:应当是没有穷尽的。分携:分别。思不任:想得不能自已。 【赏析】 这首诗是赠给友人张鹏翘的,表达自己孤高不群,学诗心切,但因国事而暂别的心情。首句“落落张生意万寻”,形容张氏的才气横溢。次句说三年来一直苦读诗歌,学了又忘,忘了又学,没有停止过。三
【注释】 和贞:人名,此处指诗人的朋友。社园:古代民间祭祀土地神的场所。 今朝:今天。共明月:一同赏月。 忽漫:忽然之间。回首看:回顾往事。 何止:不仅。昨宵:昨夜。晴雨异:天气变化异常。雪霜盘:像雪和霜覆盖在头上。 柏换秋来色:新长出的柏叶呈现出秋天的颜色。在水凫休梦处寒:水中的野鸭不再有飞翔的梦想,被寒冷所困。团圞(yuàn):团聚在一起。叹遥夜:感叹漫长的夜晚。 一时:片刻。圆缺
【注释】 北海:指京城,即洛阳。一冬无雪入春来,初日横窗曙未开。一冬天里没有下过雪,到了春天才看到雪(“见”应为“降”,这里作动词用)。初日横窗,天已破晓;未开,还没有完全亮起来。闲户当阶如见月,命车亭午始登台。闲着的门户正对着台阶,好像看到了月亮(“闲户”应是“临”,“当”应为“对”,这里作动词用)。命车登台,命令车子在中午时分出发登上了高台。方方地坼难降蛰,藉藉冰层更作堆。大地裂开了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