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畴昔本寻常,今日回头辄可伤。
十载郡斋相过地,数竿檐竹已成行。
老逢国乱君先免,溘至秋分露更苍。
莫说平生康济愿,区区文字恐流亡。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起所作的《哭瘿公》。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论诗畴昔本寻常,今日回头辄可伤。”

  • 注释:平时谈论诗歌(作诗)是一件平常事,但今天回望过去(回首往事),却常常感到伤感。
  • 赏析:诗人在回顾过去与朋友一起讨论诗歌的情景,感慨岁月的匆匆流逝,以及那些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如今可能已经离世或疏远了。这种怀旧之情使得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第二句:“十载郡斋相过地,数竿檐竹已成行。”

  • 注释:十年的时间里,你经常到我的书房中来,我们在一起讨论诗歌,现在你的书屋中已经可以见到几棵竹子排列成行。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诗人用“十载”来形容时间之长,突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而“几竿檐竹”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书房中的交流场景。

第三句:“老逢国乱君先免,溘至秋分露更苍。”

  • 注释:我年事已高,国家动乱,您却先于别人得以逃脱;转眼到了秋天,露水更加寒冷。
  • 赏析:诗人通过“国乱君先免”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而他的朋友却能提前得到幸免的机会;而“秋分露更苍”则暗示了秋天的凄凉景象,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第四句:“莫说平生康济愿,区区文字恐流亡。”

  • 注释:不要再提起我过去曾立下要帮助百姓的愿望,我现在写的文字恐怕会流散到外地去。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承诺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感。他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可能无法改变大局,只能通过文字留下自己的足迹。这种感慨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

陈起的《哭瘿公》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诗句,展现了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时代变迁的感受。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当下现实的反思,充满了情感的真挚与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