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节
《雪朝》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萧纲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如下: ``` 早雪敲窗研作冰,得诗何意起懵腾。 袖间缩手如今日,竹外看花尚记曾。 御者欲僵吾辍驾,楼居能望晚慵登。 北芒亦有梁鸿叹,独未携家入霸陵。 ``` 诗句注释: - 早雪敲窗研作冰:描述早晨的雪花落在窗户上发出的声音,仿佛在敲击着冰层。"研"字在这里形容声音清脆,如同研磨的声音。 - 得诗何意起懵腾:突然收到一首诗
诗句 1. 连夕观女优剧 - 连续数晚观看女演员的表演。 2. 众里收身道已孤 - 在人群中独自欣赏,感到孤独。 3. 忍寒来看舞红毹 - 忍受寒冷,只为观看舞蹈表演。 4. 世犹毷氉当如是 - 世界仍然像块粗糙的麻布一样。 5. 国与俳优本不殊 - 国家和戏子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6. 擐甲上场成角戏 - 穿戴战甲,登上舞台,化身为战士。 7. 张灯连院为群姝 - 点亮灯笼,连接整个庭院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残梅 - 诗句:今朝寂寂怀江国,独为题诗亦意阑。 - 注释:“寂寂”表示寂静、孤寂;“江国”指国家或地区,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处之地的地理环境或历史背景。 - 译文:今天我独自在寂静中怀念着远方的国家,虽然只有我自己,但仍然想通过诗歌表达我的心意。 2. 一雪助花消朔气 - 诗句:一雪助花消朔气,无人倚竹共天寒。 - 注释:“朔气”指的是寒冷的北风
诗句原文: 积困犹思一放吟,久晴今日独阴阴。 端知茗座无人过,为爱霜花故晚寻。 一室坐怜秋色尽,众云能使落阳深。 多留亦叹成何意,乔木风巢有去禽。 翻译: 尽管我仍怀揣着释放的渴望,长久晴朗的日子里,我却独自感受到阴郁的氛围。 我知道今天茶馆里没有其他人,是因为喜爱那霜花,所以选择在傍晚时分寻找它。 我独自一人坐在室内,怜悯着秋天的景色已经消失无踪,而乌云却让夕阳显得更加深邃。 即使停留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孤独与无奈。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深灯密幄坐寻常,已被旁人窥晚妆。 - 注释:夜晚,她坐在灯光昏暗、帐篷密布的地方,静静地化妆。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女子在无人知晓的时刻,独自面对着镜子,精心地打扮自己,这反映出她的孤芳自赏和对外界的疏离。 2. 却误嫁时为妇易,漫嘲邻女压针忙。 - 注释:然而
【注释】: 过社园梅花未开 :过了祭祀土地的节日,梅树才开花。 道出南城遽折回:我出了城南门忽然又返回来。 入门初谓见花开:刚一进门就看见梅花开了。 兼旬渴为今朝乐:连着十天干旱,今天才得喝到水。 他日强于雪后来:将来一定比雪后天更冷。 已放一寒收宿腊,未逢馀客共深杯:已经过了一个冬天,现在正是腊月;还没有遇见其他的客人一起喝酒。 人生失意宁逾此,负我殷勤况是梅:人要是在失意中过日子
注释: 带郭无山此独尊,登高吾已俯重门。 三年京国伤秋客,九日江亭对酒言。 原草渐黄人亦瘁,霜花曾雨晚犹存。 朅来吟望嗟何似,寒雀争枝为暝喧。 译文: 带郭(指京城附近)没有山峰只有我(自己)最尊贵,登高我(自己)已经俯视了重重门庭。 三年在京国(指在京城)中伤秋(秋天里伤感)的客人,九月九日在江边的亭子上对酒说话。 原草渐渐变黄(指草木枯黄),人也因此劳累憔悴
【注释】: 1. 简瘿公:即简文,作者自号。 2. 文章不朽关风节:指文章的不朽在于其能够体现和发扬优良的道德风尚。 3. 士行从来乃国维:指出一个人的品行向来是国家的根本。 4. 老辈主持原有责:指老一辈人有责任主持和引导社会风尚。 5. 时流薄弱岂云知:意为当世的人见识浅薄,难以理解真正的道理。 6. 君于名德都交遍:您在名望、德行上都有很多成就。 7. 事或非人莫强为:有时事情需要强迫去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送贞壮南归》。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第一首 注释 - 栖迟:停留,暂住。 - 萧然:形容人或物显得清高、脱俗。 - 话西窗:在西边的窗户下交谈。 译文 我尚且在此停留,与您在西窗下畅谈。 寒秋昨夜初过雨,归梦从君共溯江。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诗人用“萧然”来形容自己仍停留在此地,而与朋友在西窗下畅谈的情景。通过这样的描绘
陈树人的诗作。 湖舠旧迹寻常溯,老去争怜百未成。 湖舠:小船。 寻常:普通,平常。 溯:追溯,回顾。 老去:年纪渐大,年岁已高。 争怜:羡慕,怜爱。 百未成:指许多事情还未成功。 汝尚清勤犹昨日,近劳书问说平生。 汝尚:你依然保持。 清勤:清廉勤勉。 犹昨日:仿佛昨天一样。 近劳:最近辛苦了。 书问:书信问候。 说平生:谈论自己的生平事迹。 心知违患宁能远,志不随人只独行。 心知:心里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