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节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风雨能来共此庐,见犹恨晚未云虚 - 风雨能来:意味着即使在风雨之中,也能共同度过。 - 共此庐:共同住在这个简陋的地方。 - 见犹恨晚未云虚:虽然见到你很高兴,但还希望时光能过得再慢一些,希望天空中出现乌云,即“云”尚未形成。 2. 低昂前日遗尘叹,淹忽经年结草居 - 低昂前日遗尘叹:形容过去的日子如同尘土一般飘散,感叹时间飞逝。 - 淹忽经年结草居
慰贞壮失子 意外惊闻汝失儿,前书曾谓已胜医。 庸知一子天终夺,此事十年吾所悲。 来日艰虞应自惜,大伦朋友岂能遗。 北来好及榴花放,只怕重题旧苑诗。 译文: 慰贞,你的孩子突然去世了,这真是令人震惊的消息。我之前写信时曾经说过,孩子已经战胜了疾病。但是,我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生命竟然如此脆弱,无法抵挡命运的安排。这件事情让我感到无比的悲痛,仿佛经历了十年的艰辛。 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九月二十五日京师蝗 西北偏灾复几春,东南大水见书频。 所嗟螟螣来何晚,终使京畿害略均。 名捕敢为天下计,厌禳难谢国中人。 众农虚有登收望,未废豚蹄日飨神。 注释:九月二十五日,京城发生蝗灾。西北地区遭受灾害,春天时蝗虫再次出现,而东南地区的洪涝灾害也频频发生。令人叹息的是,蝗虫和螟虫来得何其晚啊!最终使得京城附近的地区也受到了危害。虽然已经采取了捕捉和惩罚的措施
三月三十日与栽甫过崇效寺看牡丹多已披谢 黄节 莲根未长,秦蘅老矣。况汝残开已不堪,花事匆匆,岁月易逝,春光易改,牡丹虽美,却已不再盛开。 桃梨同沆瀣,尚留蕉萃对瞿昙。夜阑人静,独留我与桃花、梨树相依,它们如琼浆玉露般甘甜,与那翠绿的蕉叶相互映衬,宛如一幅清新脱俗的水墨画。 蝶阑向暝知谁过,燕语无眠却独谙。暮色四合,蝴蝶翩翩起舞,不知谁人经过。而燕子呢喃,似乎也在诉说着夜晚的寂寞和孤独。
【注释】 秋夜赠贞壮:秋天夜晚赠送给贞壮。 日日逢君潭水边,看花情态共茫然。 每天在潭边遇见你,看你欣赏花的样子都很茫然。 宵寒尚待携持去,车过方知踯躅贤。 半夜里还担心被寒冷侵袭,车经过才知是贤德之人。 老大怜渠庸自计,沉吟无意便成篇。 年老时怜悯他庸庸碌碌自作主张,沉吟着就写下了这首诗。 将诗强为红颜解,此事他人恐不传。 只好勉强用此诗解释她的美色,这事恐怕不会被人传颂。 【赏析】
注释: 中秋依韵和贞壮:在中秋的时候,我按照你的节奏和韵脚来创作。 但看明月百休思,晚过层阴甫阅时。 但看:只是看着,欣赏着。百休思:百种思绪涌上心头,无法平息。 晚过:过了。层阴:层层的云彩。甫阅时:刚刚过了一个时辰。 若以何年问今夕,且从天上说佳期。 何年:什么时候。问今夕:询问今夜是什么时候。 且从天上说佳期:姑且听我说一说美好的时光。 夜行早已辞多露,对坐吾犹叹孑遗。 夜行:夜晚行走。辞
诗句释义:三月二十三日立夏时,迟秋湄与看花的朋友约定未见其人便先赏了满城春意。 诗句原文: 暗雨飘香落万家,小楼心远似奔车。寇来花木争先后,春在阴晴去咄嗟。一夜泽蒲吹作絮,半天蜺茀看成霞。丈夫老矣情何限,千里秋斋约为花。 译文: 在这阴雨绵绵的三月二十三日立夏时分,黄节笔下描绘了一个景象:细雨如烟般飘洒,使得千家万户似乎都笼罩在淡淡的香气之中,诗人的心随着这雨丝飘扬
三月三十日与栽甫过崇效寺看牡丹多已披谢 【注释】汲汲:匆忙。景来:时光。闲阶:闲适的台阶。意徘徊:徘徊不进之意。成碧:指绿叶如碧色。朱:红。何待:等到什么。香消酒醒回,花谢酒醒时才知。 【赏析】三月三十日与友人栽甫经过崇效寺观赏牡丹,此时牡丹已经开过了,所以诗人感慨地说“多已披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美景易逝的惋惜之情。 始知成碧看朱误,何待香消酒醒回 【注释】成碧:绿叶如碧色。看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充满了凄凉和无奈。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十年北地无霖雨,甲戌秋阴不肯晴。 译文:在北方十年里没有下雨,甲戌年的秋天天气阴沉,不肯放晴。 注释:北地,指中国北部地区。霖雨(lín yǔ ),久雨不停。 阅世残人支病骨,殷周家狗乱深更。 译文:看尽世间的苍凉,只有病弱的身体支撑着。殷商周朝的家犬在深夜中乱吠。 注释:殷商周朝,中国古代两个著名的朝代
七夕园坐归途同栽甫 注释:七夕节这天,我在园中坐着,与友人一起度过。 赏析:此诗首句点明时间,七夕节。第二句写自己因患病而感到不适,不觉已到初秋时节。第三句写万鸦齐飞,形成一种空旷的景象。第四句写众多女子争着去托付给蹇修(即织女),以期能与织女的丈夫相见。第五句写自己的巧思胜过他人,但最终还是懒惰的本性占上风。第六句写夜凉如水,可以不出去游玩。最后一句写回家路上乱哄哄的,到家后便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