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雨飘香落万家,小楼心远似奔车。
寇来花木争先后,春在阴晴去咄嗟。
一夜泽蒲吹作絮,半天蜺茀看成霞。
丈夫老矣情何限,千里秋斋约为花。
诗句释义:三月二十三日立夏时,迟秋湄与看花的朋友约定未见其人便先赏了满城春意。
诗句原文:
暗雨飘香落万家,小楼心远似奔车。寇来花木争先后,春在阴晴去咄嗟。一夜泽蒲吹作絮,半天蜺茀看成霞。丈夫老矣情何限,千里秋斋约为花。
译文:
在这阴雨绵绵的三月二十三日立夏时分,黄节笔下描绘了一个景象:细雨如烟般飘洒,使得千家万户似乎都笼罩在淡淡的香气之中,诗人的心随着这雨丝飘扬,像是被风吹得远远的,难以触及眼前的景象。“寇来”两句则通过花木的争奇斗艳,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仿佛它们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竞相展示着春天的到来。而诗人对于春天的感慨也在这一句中得到了体现,春天似乎总是如此短暂,一转眼就到了变换无常的“阴晴”。夜幕降临后,诗人目睹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泽蒲随风飘散成絮状,天空中的彩虹仿佛成了彩霞一般。尽管岁月已使他年华老去,但内心的激情和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却始终未减,他渴望与远方的朋友共同欣赏春天的美景。最后两句,诗人将这种情感上升到了一种人生哲理的高度。尽管岁月流转,人总会老去,但在诗人眼中,对于春天、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是永远不会被限制的。因此,尽管距离遥远,他们仍然可以在心中约定,每年都要相聚在秋天的斋室,一起赏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立夏时节的即景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韵味刻画得淋漓尽致。首句“暗雨飘香落万家”,以暗雨起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紧接着,“小楼心远似奔车”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对于远方朋友的期盼与牵挂,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寇来花木争先后,春在阴晴去咄嗟”则通过花木的争艳与春天的瞬息万变,传达出对生命无常和美好时光易逝的感叹。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如“泽蒲吹作絮”和“半天蜺茀看成霞”等,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