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郭无山此独尊,登高吾已俯重门。
三年京国伤秋客,九日江亭对酒言。
原草渐黄人亦瘁,霜花曾雨晚犹存。
朅来吟望嗟何似,寒雀争枝为暝喧。
注释:
带郭无山此独尊,登高吾已俯重门。
三年京国伤秋客,九日江亭对酒言。
原草渐黄人亦瘁,霜花曾雨晚犹存。
朅来吟望嗟何似,寒雀争枝为暝喧。
译文:
带郭(指京城附近)没有山峰只有我(自己)最尊贵,登高我(自己)已经俯视了重重门庭。
三年在京国(指在京城)中伤秋(秋天里伤感)的客人,九月九日在江边的亭子上对酒说话。
原草渐渐变黄(指草木枯黄),人也因此劳累憔悴,曾经下雨时(指下过一场雪)霜花依然存在。
近来吟哦眺望(指在江边的亭子里)感到悲伤不如以前,夜晚时分听到寒雀(鸟名,即“鹌”)争相争夺树枝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王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也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诗作多表现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凉,语言华丽而感情真挚,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首诗就是以“江亭九日”为题,抒发了作者的哀伤之情。
首句“带郭无山此独尊”,意即带郭(指京城附近)没有山峰只有我(自己)最尊贵。这里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与众不同。接着两句“登高吾已俯重门”,意即登高我(自己)已经俯视了重重门庭。这里的“重门”指重重宫门,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原草渐黄人亦瘁,霜花曾雨晚犹存。”意思是说,原草渐渐变黄,人也因此劳累憔悴,曾经下雨时(指下过一场雪)霜花依然存在。这里的“人亦瘁”和“霜花曾雨”都是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同时,这两句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最后一句“朅来吟望嗟何似,寒雀争枝为暝喧。”意思是说,近来吟哦眺望(指在江边的亭子里)感到悲伤不如以前,夜晚时分听到寒雀(鸟名,即“鹌”)争相争夺树枝的声音。这里的“鸣喧”是指鸟儿的叫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生物的敏感和关注。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