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纳凉二首其一 衡门两版掩松风,葵扇桃笙偃仰中。 就与刘孙相阔绝,不过令我不三公。 注释: 衡门:古代的一种门,用木头和竹子搭建而成,中间有门板可以打开关闭。 两版:指两个层面。 松风:指风吹过松树林的声音。 葵扇:葵草制成的扇子。 桃笙:用桃花制作的笙乐器。 偃仰中:悠然自得的样子。 刘孙:泛指友人。 阔绝:疏远,隔阂。 不三公:不成为三公(古代高级官员的职位)。 赏析:
注释:庭院中的绿萼梅花刚刚绽放,此时春天已经过了一半。 黄莺从山谷飞出,燕子因受惊乱了秩序,但仍有一两枝残梅在枝头。 烟柳露桃都是晚来的花朵,它们偶然相遇在艳阳天里。 赏析:此诗写初春之景,以黄莺、燕、残梅等物象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初春图景。首联写庭中绿萼梅始花,此时春已过半;颔联写黄莺出谷与燕子相乱,但尚有残梅一两枝;颈联写烟柳露桃为后出之花,偶然相遇于艳阳之时
【注释】 残骸:残存的尸骨。岁暮:一年的结束。杂咏:即“杂诗”,多首诗合在一起,内容杂乱。此指作者晚年所作的诗篇。其四:这是第二十二首。乞得残骸:意为乞讨了一副老骨头。岁月更:年复一年,岁月推移。药垆(lú),制茶的地方。茶灶,烹煎茶叶的地方。镇(zhèn)常清:永远不衰。镇,常;清,衰。少年婚娶中年宦:年轻时结婚成家,到中年当上官。笑:这里是讥讽的口吻,说对方在官场上得意时还不忘旧日情分
这首诗是苏轼为好友子瞻(即苏辙)的画作《题佛印烧猪图》所写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宴会场景,既有欢声笑语,也有酒肉之欲。 任罨柴头火候前,坐中谈笑各欣然。 注释:任罨柴,指烹饪时用的一种工具,用来控制火力。火候前,指厨师在火候之前就准备好食材。坐中,指宴会的宾客们。谈笑,指宴席上的欢笑。各欣然,指每个人都很高兴。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热闹非凡的宴会场景,既有欢声笑语
注释:我随意披散头发,斜倚在门框上,眺望着斜阳。豆地中、花丛里散发出阵阵清香。 我在画省才名被抛弃之后,才能享受这北窗的凉爽。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个夏日纳凉的场景。诗人以悠闲自得的心情,描绘了自己在炎热的夏季里,坐在院子里,欣赏自己园中的花草,以及斜窗外的风景。他通过自己的视角和情感,展现了夏天的宁静和美好
诗句释义:佛印禅师用此烧猪图来解嘲苏轼。 译文:惭愧的是佛印禅师用心烹饪,我作为一个美食家也感到满足。烧猪的肉边菜是真如禅味,不如他时玉糁羹。 注释:惭:羞愧;阇黎:对僧人的敬称;差:恰好。 赏析:这是一首自嘲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饮食生活的不满和对佛印禅师用心烹饪的感激之情。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佛印禅师的不同之处,展现了自己的谦逊和对他人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岁暮杂咏十二首其一 侠少场中气最雄,而今飘泊等秋蓬。 一双种菜持螯手,懒拓蓝田数石弓。 注释: 侠少场中气最雄,今:在当年。侠少:指豪侠少年(侠义之士)。场中:即场上,比喻有才华的青年人。气最雄:意谓当年才气最旺盛。等秋蓬:像秋天的蒲草一样随风漂泊。 一双种菜持螯手,懒拓蓝田数石弓。 注释: 一双:双指两只。种菜:泛指种植、劳作。螯手;用两只手拿着蟹钳(即“大拇哥”)的样子。懒拓:懒得拓。蓝田
【注释】 瓦上新霜:屋瓦上覆盖着一层新雪。 篱门:篱笆门前。 落木:落叶。 支硎山:山名,在今浙江省境内,是吴越一带的名胜。 【赏析】 “瓦上新霜点点斑”,诗人首先写眼前之景。屋檐上的雪,像撒下的白色花朵,一片片晶莹透亮,煞是可爱。接着写篱门、溪湾,勾画了一幅深冬景象。篱笆门前有一片片落木,这些落叶随着溪水漂向下游,仿佛一条条小船。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溪流望去,正看见西南边的山峦。
岁暮杂咏十二首 其五 纷纷好事屡回车,绕径蓬蒿数尺余。莫道杜门真左计,要将菜饭了残书。 注释: 【纷】众多、杂乱。 【好】指追求名利的人,也指美好的事物。 【屡】多次。 【回车】退回车子,比喻退隐。 【绕】环绕。 【径】小路。 【蓬蒿】蓬草和蒿草。 【数】计量单位,一丈为数尺。 【尺余】几尺多。 【杜门】闭门谢客,指隐居。 【左计】古人认为做事应遵循天道
岁暮杂咏十二首 其三 一两柴车一钓轮,往还多在五湖濒。 平生骨相元寒乞,领取头衔是散人。 注释 1.岁暮:指年终时,即一年的末尾。 2.杂咏:即杂诗,诗歌的一种体裁,内容广泛,风格各异。 3.柴车:古代的一种轻便车,用木柴或草料作为燃料。 4.钓轮:一种钓鱼用的车轮,可以调节深度和速度。 5.五湖:指太湖的五个小岛,分别是洞庭山、震泽、天池山、莫厘山和马迹山。 6.骨相:这里指的是人的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