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残骸岁月更,药垆茶灶镇常清。
少年婚娶中年宦,一笑明明是隔生。

【注释】

残骸:残存的尸骨。岁暮:一年的结束。杂咏:即“杂诗”,多首诗合在一起,内容杂乱。此指作者晚年所作的诗篇。其四:这是第二十二首。乞得残骸:意为乞讨了一副老骨头。岁月更:年复一年,岁月推移。药垆(lú),制茶的地方。茶灶,烹煎茶叶的地方。镇(zhèn)常清:永远不衰。镇,常;清,衰。少年婚娶中年宦:年轻时结婚成家,到中年当上官。笑:这里是讥讽的口吻,说对方在官场上得意时还不忘旧日情分,而到了自己衰老无用时却要装出一副亲热的姿态。明明是隔生:明明白白地表明彼此是生死之隔,不是同辈人。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晚年的感慨。前半首写自己从乞儿到显贵的生涯,后半首写自己从显贵到衰老的生涯,最后归结为“一笑”。

诗的前两句,用典。《史记·范睢(xù)蔡泽列传》载:“(范睢)事魏中大夫须贾有功,贾怨之。……贾往见范雎,曰:‘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世俗所谓忠臣者也。然卒诛贼,非其道也。”《汉书·艺文志》:“《剑记》十六卷,《兵技巧》十八卷,《剑道》二卷。”这几句是引用这三部兵书的典故。

范睢、须贾、聂政、庆忌、要离,五人都是战国末期的人,他们都因行刺而名垂千古。他们所做的事,虽然不同,但都属奇行异迹。作者这里借用这些典故来说明自己早年的经历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并表示对这种行径的鄙弃。“岁月更”三句,写诗人自己一生的遭际。诗人早年以游侠自任,到处云游,过着一种飘泊的生活。后来他得到范雎的帮助,由布衣而登相位,终于成为一代名相。这几句诗,概括了他的一生经历,表现了他对这种人生道路的自豪与满足。

诗人并未陶醉于这种生活,反而对这种生涯感到厌倦。他感到自己已经年老体衰,应该隐退了。因此,当他听到有人称颂他的功绩时,他就感到厌恶和愤恨。他感到这些人是在拿他年轻时的事来取笑他,而不是真心实意地赞美他。

诗的最后一句,是说:你明明知道我们俩是天壤之隔的两个世界里的人,怎么能把咱俩混在一起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现在已经没有资格再和你来往了,你应该另找一个新的朋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评。它既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