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出谷燕差池,犹有残葩一两枝。
烟柳露桃皆后进,偶然相值艳阳时。
注释:庭院中的绿萼梅花刚刚绽放,此时春天已经过了一半。
黄莺从山谷飞出,燕子因受惊乱了秩序,但仍有一两枝残梅在枝头。
烟柳露桃都是晚来的花朵,它们偶然相遇在艳阳天里。
赏析:此诗写初春之景,以黄莺、燕、残梅等物象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初春图景。首联写庭中绿萼梅始花,此时春已过半;颔联写黄莺出谷与燕子相乱,但尚有残梅一两枝;颈联写烟柳露桃为后出之花,偶然相遇于艳阳之时。全诗以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黄莺出谷燕差池,犹有残葩一两枝。
烟柳露桃皆后进,偶然相值艳阳时。
注释:庭院中的绿萼梅花刚刚绽放,此时春天已经过了一半。
黄莺从山谷飞出,燕子因受惊乱了秩序,但仍有一两枝残梅在枝头。
烟柳露桃都是晚来的花朵,它们偶然相遇在艳阳天里。
赏析:此诗写初春之景,以黄莺、燕、残梅等物象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初春图景。首联写庭中绿萼梅始花,此时春已过半;颔联写黄莺出谷与燕子相乱,但尚有残梅一两枝;颈联写烟柳露桃为后出之花,偶然相遇于艳阳之时。全诗以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题考核选择重要诗句的作用,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试题的类型,本题属于“作用类”试题,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圈定答题区,最后对诗歌进行赏析。本题中“十载滞长安”,“滞”是滞留的意思;“那堪旅骑单”,那堪:哪堪,怎能忍受。旅骑:远行的客人。“家贫轻久客”,意思是说家里贫穷,又长期在外为官。“尺书何处达”
诗句解释及翻译 1. 故乡风物好 - 故乡: 指诗人的家乡或出生地。 - 风物: 自然风景、事物。 - "好":表示喜爱,满意。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2. 及尔客归时 - 尔: 你们(指吴处士)。 - 客归时: 客人归来之时。 - 注释: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友人回归故乡时的欣喜和期待。 3. 芳草兰陵镇 - 芳草: 美丽的草。 - 兰陵镇: 地名
【注释】 (1)壄:同“戍”。 平楚:指长江一带的平原。 (2)江城:即江陵,古县名。在今湖北宜都县。 【赏析】 诗是写秋日送别吴处士,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一、二句写景。“木落”点出时令,“雁南飞”写出雁阵排空,直指秋天来临。“秋深”表明已至晚秋时节。诗人此时正站在江边送别吴处士。“那堪”二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惆怅和依依不舍之情。“一尊酒”,说明二人要畅饮饯行。“重与故人违”一句
【注释】 前代:指唐代。遗灵,指前代帝王的灵位或神主。森然:森严。曳(yi)冕旒(miu),古代帝王所戴的礼冠。拜瞻纷估客,指前来参拜祭祀的人群。估客,商人。估,通“货”。歌舞杂巫优,即歌舞杂戏。巫,巫师。优,滑稽演员。 赛雨:春社祭礼时举行的迎神赛会。分风送晓舟,把船只分开,使风顺,好让船只在早晨出发。文螭(chi):有花纹的龙,这里指装饰华丽的船。文,通“纹”,有纹饰的意思。 仿佛
【注释】 长路应难问:指道路漫长而艰难,难以询问。 君行况及秋:你的行程又恰逢秋天。况,况且。 不知葭菼外:不知道芦苇丛之外的地方。葭菼是初生芦荻的泛称,泛指荒郊野外。 何处泊孤舟:在何处停泊一只孤独的小船?孤舟,独木小舟。 远树连云起:远处的树木与天空连成一线。 残潮漾月流:残破的潮水荡漾着月光流泻。残潮,未涨满的潮水。漾,波动。 可堪南去雁:怎能忍受向南飞去的大雁?南去雁,即鸿雁
【注释】 祖帐:送别时设的筵席。鲒(zī)崎:水边地名。通经:通过科举考试。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友人到越中任,作诗赠别的五言律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殷切期望与良好祝愿,同时也寄托着自己仕途得意、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起句“祖帐酒初醒”,写饯行时的场面。饯别宴席已罢,客人尚在酣醉之中。“轻帆不暂停”,写友人启程远去,船帆刚刚升起,尚未扬起。“家山虎邱寺”二句,从送别的地方写到送别的目的地
注释: 贞女今何处,萧条水殿扉。 贞女指的是古代的贞洁女子,现在在哪里呢?水殿的门已经关闭,显得非常萧条。 朱颜空想像,白鸟尚翻飞。 我的容颜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年轻了,就像那白鸟一样还在天空中翻飞。 极浦荷花艳,虚庭竹翠稀。 在广阔的湖边,荷花开得正艳丽;在空旷的庭院里,竹子却显得稀疏。 应嗟楚台上,行雨独忘归。 我不禁感叹起楚国的屈原,他独自站在台上,面对大雨却忘记了回家。 赏析:
注释:王授玉在张园读书。 羡慕你的幽居,高远而美丽,在翠绿的雾霭中。 山峦临近荼蘼花盛开的地方,路绕着酒城东边。 鸟儿的歌唱声汇合在一起,飞泉从一道流来。 春天来了风和日丽,登高眺望能与谁一起呢?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前四句描绘了诗人对幽居美景的赞赏,后四句则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句释义】 垂杨:指杨柳;绿未齐:即“柳色未浓”;千里:形容距离很远;惜分携:珍惜离别;雁去榆关北:指雁飞往边关,暗示送别的人即将远行;人归笠泽西:指送别之人将回到故乡的东吴地区;榆关,古称居庸关,在今河北易县西南;笠泽,古水名,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这里泛指南方的家乡;潮平芳芷短,帆落夕阳低:潮平,指江水上涨后露出沙滩;芳芷,指芳香的香草;短,指短小。 【译文】 杨柳还未长满树梢
【注】望,眺望。分符,分封土地的符节。客,指外乡人。清曹,清廉的官署。花辰,春天的花期。催,催促。缓带,宽松的衣服。菜甲,蔬菜的叶子。佐,助。传觞,举杯。风土,风景。寒食,清明前一天。夕阳,傍晚时分。行藏,去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洪仪曹和族兄湘乡使君饮别之际所作。首联点明地点,交代离别的背景;颔联写送别的时间、场合,表现了对朋友的不舍之情;颈联写景,表达了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依恋之情
诗句翻译:楚地天气终于放晴,残阳西下,留下长长的影子;满庭洒下新月的清辉,潇湘水畔,山间一片黄澄。 赏析:此诗描写了楚地的景色与情感。首句描绘了天空由雨转为晴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第二句则转向地面,描绘月光洒满庭院的情景,给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感觉。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楚地的自然风光,将松花、影和山黄等元素融入画面,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第四句通过帝女花竿庙旁的描述
危坐:端坐着。 野蝶飞飞涧草香,绿阴隙处射残阳。 译文:野蝴蝶在涧水边飞舞飘荡,草丛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阳光斜斜地照进树林的深处,树荫斑驳处,阳光射来,留下一片斑斑点点的光影。 注释:野蝶:指山野中的蝴蝶。涧:山间小溪。 危坐笼双手:指人端坐下来双手相扣。 赏析:本诗以景起兴,写诗人闲适的心情。首句写蝴蝶飞舞,次句写阳光斜照,三句写静景动情,最后两句写人在美景之中的闲适。全诗意境幽美宁静
菩萨蛮 其六 太阳还未升起,就匆匆忙忙地梳妆打扮, 露水圆润难系住珠帘的丝线。 种植了郁金香花,将来浸在木瓜汁中。 枕头屏上六扇,上面是江南岸。 岸尽处是吴国关隘,关前的人还未回来
这首诗的意境是美丽的,充满了浪漫和忧郁。诗人在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洞庭湖上,秋风送爽,湘水波光粼粼,月光下的女神身影婀娜,鬼火闪烁在深绿色的藤萝丛中,悠扬的音乐自鸣自唱,婆娑起舞。 然而在这美丽的背后,诗人却流露出深深的相思之情。他深深地爱着一个美丽而贤惠的女子,但女子却因为相思之苦而憔悴,只能在灯前敛住双蛾,黯然神伤。 "文木漆光丝缠腹"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美貌与气质
庭中绿萼梅始花二首是时春已半矣其一 雄蜂雌蝶不胜猜,雪压霜欺缓缓开。 本与春风相间阔,今年偏作杏花媒。 注释翻译: 雄蜂和雌蝶都感到困惑不解,因为梅树上的花朵被雪花和霜露压迫着慢慢开放。 这种梅花原本与春风相隔较远,现在却偏要成为杏树传粉的媒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更”指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五刻,故称。“漏”指古代计时器,即铜壶滴漏,因铜壶中盛满水后,水从壶嘴流出,一昼夜共滴水七十二次,称为一更。“子”是词牌名的别体。“其”是第一的意思。 枣屏深,桦烛冷。 枣树屏风深,桦木蜡烛冷清。 复壁照人双影。 双层墙壁上照出人的两个影子。 鱼坠管,兽衔环。 鱼形的漏水管和兽形的漏水环。 一床衾枕单。 一张被褥和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