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注释】 打瓦翻盆:用瓦片击打、把水翻动,以使盆中积水溢出。 幽人:闲居在深山之中的人。 爱花情:对花的喜爱之情。 何嫌怨:为何会抱怨呢? 东皇:指春神。 赏析: “打瓦翻盆夜半声”,是说夜半时分,屋檐下瓦片被敲得咚咚作响。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听到这声响时,心中不禁涌起对梅花的热爱之情。这种感受是孤独的,因为他是一个闲居在深山之中的人。而梅花,却在这寂静的夜晚中,绽放出美丽的姿态。
注释:梅树枝干上长满了青苔,梅花开放的消息从雪后传来。我打算携邻翁共饮,暂且放开五花大绑。 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把一株老梅的风姿写得栩栩如生。首句写梅枝上的莓苔,次句写梅花开放的消息从雪中传来,三、四句是说准备邀请邻翁来赏梅,并准备开怀痛饮一番。全诗构思新巧,别具一格。 “杈枒”是树枝弯曲不整齐的样子,“五花”指各种花色。这首诗用词简炼,语言清新,意境优美
以下是对《看梅杂诗四首 其四》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诗句释义:屏迹山村是一奇,斩新梅萼裹村扉。任渠亲故瞋疏阔,不到花残不合归。 - 屏迹山村:隐居于偏僻的小山村。 - 斩新:崭新的,未经雕饰的。 - 梅萼:指梅花的花蕾。 - 村扉:村庄的出入口或大门。 - 任渠:任由他们,即让他们自己去决定。 - 亲故:亲近的朋友或故人。 - 瞋疏阔:生气或不理睬。 - 不到花残
【注释】:柴门,指农家用木料做的门。半掩,半开着。绿杨,杨柳。门外呼声,指村童的叫喊声。寒食,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清明节前一两天,民间有禁火寒食的习惯。饧,麦芽糖。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农村儿童游戏活动的小诗。首句写绿杨掩映中的小院,次句写儿童的呼唤声,第三句写儿童的欢闹场景,末句写儿童卖饧的情景。 “柴门半掩绿杨新”这一句是一幅清新可爱的画面——柴门半掩,门前垂柳青青。“柴门”
嵯岈怪石卧云烟,次第堪将甲乙镌。 嬴得太湖为下叶,一村邪许每欢然。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嵯岈怪石卧云烟: - 嵯岈:形容山势奇特险峻。 - 怪石:形状奇特的石头。 - 卧云烟:形容石头被云雾环绕,仿佛卧在云烟之中。 - 意境:描绘了一幅山中怪石被云雾缠绕、神秘莫测的景象。 - 赏析:通过使用“卧”字,形象地表现了怪石与云烟的亲密无间,给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感受。 2. 次第堪将甲乙镌:
【注释】 1. 风色微暄:天气暖和。风色:指气候。暄,暖和。 2. 日影疏:阳光照射在物体上,使物体的投影变得稀疏、细长。 3. 仓庚:即黄鹂。戴胜:指鸟巢,上面有小颗粒状物,是雄鸟用来吸引雌鸟的标志。 4. 垂垂按:形容柳条下垂的状态。 5. 豳风:古地名,这里借指农村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村初春时宁静而美丽的景色。首句写天气,次句写鸟儿,三句写柳树,末句写乡村生活。全诗语言清新明快
注释:水痕高与柳腰齐,指河水的水位已经涨到了和柳树的腰一样高了。鸠妇晨呼觉夜啼,早晨时雄鸠的鸣叫唤醒了夜间一直沉睡的雌鸠。昨雨不逢雌甲子,昨天的雨水没有遇到雌鳖,雌鳖甲子指的是雌鳖的生育期。悤悤脩坝筑新堤,忧心忡忡地修缮堤坝,筑造新堤。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乡村的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美好氛围。诗中通过对水、柳、鸠等自然元素的描绘
【注释】社酒:祭土地神的酒。社肉:祭田神的肉。争:争相。一翁:指一个老头。迂径:曲曲折折地走。山村:山村里。彴危:桥梁险峻。 【赏析】此诗描绘了乡村风光,表现农村淳朴宁静的生活气氛。诗人以“甘酸”形容社酒,以“肥”形容社肉,突出了祭祀活动的热烈场面。而作者却独爱那“一翁”,在“村”下“迂径”,避开了前溪的险处,这反映出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恬静淡远,充满田园诗意
【注释】: 叠嶂(jiàn zhuàng):重叠的山峰。 回崖(huí yá):指回环曲折的山岭。这里指山势陡峭。 栎坞(lì wù):栎树成林的山坞。栎,栎树。 闲:悠闲。 居人分住云南北:居住在村中的人们,分布在村子的东、西和南、北。云,泛指。 樵苏:打柴和割草。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村风光图。首句以“叠嶂回崖”总领全篇,描绘出一幅层峦叠嶂的山水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村居十四首 其七》。诗的前两句是写自己,后两句是描写村里人不理解自己的行为。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一拐扶身两鬓星,纸标略画卦中形。 “一拐扶身”形象地描述了自己身体有残疾,需要借助拐杖来行走。“二鬓星”则是指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岁月的痕迹显露无遗。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自己的老态和残疾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村人不识羲文课,竞指渠侬打瓦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