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安
这首诗是一首挽联,用于悼念逝去的方锡明的母亲。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社酒记同斟,数里闬交游,十载春明劳梦想:在祭祀聚会时,我们共同品尝美酒,我们的友情已经维持了很长时间。 - 榜花曾共擢,感君家伯仲,一灯秋雨动哀吟:我曾经一起被选拔为进士,感谢你家族中有这样的英才。在一个秋天的雨夜里,我不禁吟咏出心中的哀愁。 这首诗的赏析如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已故方锡明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
这首诗是诗人在赴京参加科举考试时写给朋友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担忧。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是对友情和命运的思考。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闻我赴杏宴,寄我折梅书。 - 闻:听说 - 赴:前往、去 - 杏宴:指春天的宴会 - 折梅书:指用梅花作为书信的装饰 2. 喜弹贡禹冠,泣问阮籍途。 - 喜:欢喜 - 弹:弹奏、表演 - 贡禹:汉代的一位大臣,曾担任过官职 - 阮籍:三国时期文学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三载长安居,日盼双鲤鱼。 释义:我三年来在长安居住,每天都盼望着你寄来的鱼干。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人们常常依赖书信来传递信息。 2. 盼书书不至,书至笑轩渠。 释义:盼望收到你的信,但是信没有到达;而收到你的信时,却因为笑语而变得高兴起来。 赏析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携六弟至遁庵兄处夜话: 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兄弟相聚、共度夜晚的画面。"携六弟"说明有六位弟,可能是指家中的其他成员或亲朋。"至遁庵兄处夜话"则表明他们前往遁庵兄的住处进行夜谈。遁庵兄可能是他们中的一个亲近的人,也可能是一个共同的朋友。这里的“夜话”可能涉及对生活、情感或其他话题的交流。 2. 夜来间过东邻话,风雨残灯索斗茶: 这是第二句,继续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江南风月旧繁华,金粉楼台百万家。” - 关键词解释: 金粉 - 通常指金色的装饰或贵重物质。这里指豪华装饰。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江南地区昔日的繁荣景象,高楼大厦林立,家家户户都用金漆装饰,展现了一种富贵和华丽的氛围。 2. “胜境可怜新雨换,怀人无奈夕阳斜。” - 关键词解释: 胜境 - 美好的环境或场所。 - 赏析: 尽管景色依旧美丽,但诗人感到有些遗憾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吹到西风冷闭门:这句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秋意和萧瑟的氛围。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凉爽,吹动着门扉,意味着关闭或隔绝。 2. 荒烟苦雾月黄昏:这里的“荒烟”和“苦雾”描绘了一幅秋天的黄昏景象,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朦胧而忧郁的感觉。 3. 笛中送尽耆卿曲:耆卿是古代的一个人物,这里可能指的是笛音中的哀婉旋律,随着笛声的结束,也结束了一段故事或情感。 4. 台上全消楚客魂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题目为“乙未随计赴都述怀”。下面是逐句释义: 乙未(1155年):这一年。乙表示年份,而“乙未”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相当于现代的干支纪年法中的乙酉年。 随计赴都:跟随命令前往京城。计指的是朝廷的命令或派遣。 述怀: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此身碌碌付劳薪:意思是说自己的一生仿佛被琐事和劳累所支配,没有太多的成就和建树。 小别鸰原百感频:指与家人离别时感到伤感
注释: 1. 乙未随计赴都述怀:乙未年(755年)我跟随计划奔赴京都诉说衷肠。 2. 浮云婿:比喻丈夫像天上的浮云,飘忽不定。 3. 十日归家百日游:意思是说自从嫁到夫家,十天就回家百日又出门了。 4. 未免多男为尔累:意思是说担心因为子女多了而拖累了你们。 5. 尚无交谪重吾忧:意思是说担心因为子女众多而给你们带来了忧愁。 6. 奉亲甘旨先宜蓄:意思是说孝敬父母要事先做好准备。 7.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读懂原诗内容,理解原诗的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原诗内容和注释作答。“乙未随计赴都述怀”:乙未年(1075年)我随着计议去往京都述说心中所想。“欲赋将离惟尔恋,各勤远志体吾心。莫辞书卷千回读,须识光阴一寸金。”诗人因被贬而入京述怀。“欲赋将离惟尔恋,各勤远志体吾心”,诗人想写一首送别诗,但是自己却舍不得离开,只能以“各勤远志体吾心”来代替
【注释】 嘉禾:地名,今属浙江。幕中:指科举考场。得鸿儿:指考试中了状元。春闱:春季科举考试的别称。捷音:中状元的喜讯。喜赋:即喜诗。 千佛经:佛教经典。师门:师长或同辈。传揭晓时:科举考后宣布录取名单的时候。 三台:星名,借指科举考试及第。敢附茅如象:意思是不敢比得上像茅草那样微不足道的人。如象,比喻微不足道。 双萼:两枝花并排开放。联玉树枝:指科举及第后与同辈并列为官。 年少许交天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