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希鄂
【注释】 宵寒:夜深寒冷。 著(zhuó):附着,寄托在。 银缸:即灯烛,泛称灯光。 剔尽:全部熄灭。 落花:凋落的花瓣。 风卷幔:风把窗帘吹开。 一庭:指庭院。 烟月:烟雾弥漫的月光。 【赏析】 此诗写诗人夜坐孤寂无聊之时,以清幽淡远的笔墨,表现了孤高自傲、不随流俗的人格和情趣。 首句“宵寒何处著诗魂”,点明题目,交代了作诗的环境——深夜。一个“寒”字,不仅写出了夜的寒冷
秋雨秋风送客舟,水云深处剩闲鸥。 奇才自古怜荆璞,病骨何堪任杞忧。 羽翮青霄看健举,头觑沧海感沉浮。 人闲昨夜亡梅尉,谁引吾曹到十洲。 注释: - 秋雨秋风:秋天的雨水和秋风。 - 送客舟:送别客人的船。 - 水云深处:水天相接之处。 - 剩闲鸥:剩下悠闲的鸥鸟。 - 奇才:非凡的才能或天赋。 - 怜荆璞:珍视并怜惜未经雕琢的璞玉。 - 病骨:身体虚弱。 - 杞忧:忧虑。 - 羽翮:羽毛翅膀。
注释: - 鬓痕棹影纪勾留:指通过船桨划动留下的痕迹和鬓边因劳作而出现的皱纹,记录下在琴川(今浙江省)的游历。 - 黛色岚光浑碧流:形容远处山峦的颜色像女子的眉毛一样,而山间云雾缭绕,如同流动的水一般。 - 故苑芳馨萦别梦:故苑,即昔日的园林,芳馨,指芳香四溢;萦,缠绕;别梦,离别时的心情。 - 画船箫鼓感重游:画船,指有彩绘装饰的船只;箫鼓,古代乐器,此处泛指音乐声;感重游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筛选诗句,并加以组合。此题要求对“己亥病后作”的三首诗逐句释义,并赏析每首诗的意境特点。首先读懂原诗,然后根据原诗内容理解诗意,再将诗句分为四组进行解释:第一组是第一、二句;第二组是第三、四句;第三组是第五、六句;第四组是第七、八句;最后赏析每首诗的意境特点。 【答案】 译文:我被囚禁了数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淳熙五年(1178),时年四十,在福建建阳任上所作。此诗题下有小字注:“大梅山”,即闽中大梅山,在建阳城西,为名胜古迹。诗人以梅花自喻,抒发自己的高洁志趣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寄托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首联两句是说:辽阔原野上,覆盖着黄色的尘土,孤零零的山峦,显得更加皎洁;风雪交加不知过了多少个年头,但烟霞终归会消失殆尽。 颔联写自己的处境与抱负,暗含诗人报效国家的志向
注释:云雨无寸权,蛟螭复狂吼。一夕风霆来,拿云破空走。 译文:云和雨没有一丝权力,蛟龙和巨蛇又疯狂地怒吼。一夜之间风雷交加,狂风卷起乌云,闪电贯穿长空。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通过对云雨、风雷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诗中“云雨无寸权”形象地描绘了云雨的力量和威猛,“蛟螭复狂吼”则形象地描绘了蛟龙和巨蛇的狂怒和威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感时即呈章大黻云 皇舆败绩事纷纭,遥念春明换劫氛。 张翰扁舟聊复尔,管宁一榻尚依君。 醉呼海月论今古,闲与沙鸥梦水云。 山桂园莼喜同趣,相从长啸入烟濆。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皇舆败绩事纷纭,遥念春明换劫氛: - “皇舆”指的是皇帝的车子,这里比喻国家的政权。“败绩”是失败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国家政治上的失败。“事纷纭”指的是事情复杂,难以解决。“遥念”表示思念之情
华鬓匆匆廿四年,酒杯在手思茫然。 华发已至中年,感慨岁月如梭。 剑镮夜啸边城月,霜气寒沈镜里天。 剑锋在手,夜晚的月光中发出啸声;镜子里的天仿佛被冷气覆盖。 帝予聪明炯回雪,命憎文字渺秋烟。 皇帝的智慧如同明亮的雪光,但厌恶文字如同秋天的烟雾。 受恩深处都无语,自抚头颅看夕川。 在深深的恩情之下,无言以对,只能抚摸自己的头观看夕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年时期的情感状态,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注释】 烟树:指草木。莽大荒:指莽苍的荒原。西风:秋风。鬓(bìn)成霜:形容头发白了。知交:知己朋友,这里指作者自况。迹共秋蓬散:飘零如秋天的蓬草一样无定所依。羁旅:客居他乡。社燕:燕子在巢中筑窝后出外飞翔,比喻人行踪不定。髀(bì)肉:大腿上的肉,此处用为自指之词。絓(zhān)离肠:因思念而肝肠寸断。祖生:指东汉末年名将祖逖(yuē),以收复失地为己任,慷慨激昂,意气风发的样子。慷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麝云酒雾喷华筵,赋里惊鸿照目前。 "麝云酒雾喷华筵"描绘了宴会中弥漫的美酒与香气。麝香般的香气和酒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令人心醉的氛围。这象征着主人的盛情好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奢华。 "赋里惊鸿照目前"则是指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如同飞翔的大雁突然映入眼帘,给人以美的震撼。这里的“惊鸿”指的是大雁飞过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