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希鄂
诗句解释与翻译 1. "蓟门霜气破空来" - 注释: 指北方蓟门地区,霜雪天气。译文: 蓟门的寒霜像刀锋一样割破空气飞来。 2. "承露犹为汉室台" - 注释: 汉家皇家园林中的亭台建筑,常用水珠承雨露,故称。译文: 那些曾经在汉家皇家园林中承载露水的台榭,依旧屹立在蓟门。 3. "树隐长天天隐塞" - 注释: 指树木被风吹动,仿佛隐入天空。译文: 风吹动着树木,它们似乎要隐入天边。 4.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霜海寒多酒力微,孤山月堕野烟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寒冷的霜海景象和孤独的月光。在寒冷的霜海中,诗人感到酒力微薄,无法驱散身体的寒冷,只能感受到自然的凛冽。同时,孤山之上的月亮坠落,周围的烟雾弥漫,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霜海的寒冷和孤山上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 2. 梦痕诗思浑无着,翠羽溪云相傍飞。
【注释】 爨,音cuàn。柴草;材,指木材。七弦调:泛指琴曲中的《高山》《流水》等。中郎:指汉末曹操的谋士荀彧。消歇:消失。焦:烧焦了。 【赏析】 这首诗是写柴火燃烧时发出的声音。诗人抓住柴火燃烧时的“爆声”,把它拟人化,说成琴师在演奏时发出了像柴火爆裂一样的声音;又以琴声比喻“七弦调”的乐声,说它像琴师在用琴演奏《高山》《流水》等曲子一样美妙动听。 诗人把琴师比作才思敏捷的曹操
``` 烟潭泻月水鳞鳞,江驿迢遥弄早春。 正恐倚楼一声笛,天涯愁绝咏花人。 注释:在烟蒙蒙的水潭中倒映着明亮的月亮,水面波纹粼粼,江边的驿站距离遥远,清晨时分的春天景色让人心情愉悦。然而,我恐怕会站在高楼之上吹起笛子,表达内心的忧愁与思念,因为我身处天涯海角,无法与心爱的人相见。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描绘了夜晚烟霭缭绕的水潭和明亮的月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然后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句,如标题、注释、诗句中重要词语或句子、意象、情感等进行分析。 “淡月笼春沙,幽禽弄寒竹”的意思是:在月光的笼罩下,春江上的沙滩上,有一只小鸟在寒冷的竹子丛中鸣叫。这两句是写景,写出了诗人送别时所见之景,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写景,交代了时间(春天),地点(沙滩)
诗句释义 1 银筝切切语霜天 - 描述了一个女子在寂静寒冷的夜晚,用银制的筝弹奏着清脆的声音,好像是在对天空说话。 2. 深院无人夜似年 - 描述了深院中,没有其他人,只有这个女子独自守着,整个夜晚如同一年那么漫长。 3. 风露中宵冷罗袜 - 描绘了深夜中,风吹露水,女子穿着凉鞋,感受到的寒意。 4. 秋魂如素月如烟 - 形容女子如同秋天的灵魂一样清澈透明,又如同月亮和烟雾般缥缈不可捉摸。
这首诗的标题是《题画菊》,通过描绘画面上的菊花,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首句“一墀宿雨长寒芜”,描写的是一幅画面中菊花生长在冷湿的环境中,被长时间的雨水侵蚀,显得格外孤独和凄凉。“一墀”指的是一片土地,“宿雨”指的是连续不断的雨天,“寒芜”则是指被雨水浸泡后的草类植物,整个句子营造出了一种荒凉、冷清的氛围。 第二句“人瘦西风冷篆炉”,描绘的是画中人的消瘦以及西风吹拂的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出恰当的诗句答题即可。本题为综合考查题,既涉及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鉴赏,又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作者观点等评价。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1) “自题小影”是诗人自题小像,写自己的形象。“愁海犹余劫外身,疏梅残竹共精神”意思是
诗句如下: 月空枝忆素琴,悄飞孤梦上遥岑。 江驿迢遥弄早春,冰雪何人见古心。 接下来为您提供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明月空挂寒枝上,想起曾经弹奏过的素琴,孤独地飞翔于遥远的高山上。 广平去后江春老,冰雪何人见古心。 译文如下: 月亮高悬在空旷的树枝上,让人想起了曾经弹奏过的素琴,独自在远方的山顶上飞翔;自从离开广平之后,春天也变得苍老了,又有谁能见到古代诗人的心呢? 赏析:
诗句原文: 春帆渺渺泛江行,万顷波涛一叶轻。 镜里华年催短发,日边光景隔重城。 人如鸥鹭浮江海,气负云霞郁太清。 自有孙阳脱盐骥,未应浪作不平鸣。 赏析: 此诗为吴希鄂所作,旨在送别陈守臣。全诗以送别之题展开,描绘了一幅江上行船的壮阔图景,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1. “春帆渺渺泛江行”:开篇即描绘了一幅春日江上行船的景象,春帆轻轻摇曳,江水波光粼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