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雍熙
白云涧 长白山中好崖谷,翠飞岩高削苍玉。 我来结茆卧其下,老树当门一溪绿。 吾家康乐真绝尘,夙昔本是青云人。 偶然高躅爱幽独,白云涧北卜居新。 野径纡回抱丹嶂,草阁茆檐势相向。 细雨春花两蜡屐,落日秋风一藤杖。 相过相对每经时,幽意但有闲云知。 青林夜黑兀然坐,玉液黄芽流口脂。 我无灵药身转老,欲炼大还苦不早。 如君仙骨自天生,肯使容颜就枯槁。 何日丹成谢世情,云车风马来相迎。 我乘白鹿君黄鹤
【诗句】 双树开精舍,门依曲水傍。 溪清石骨瘦,山静鸟声长。 佛日迎金镜,迷津渡石梁。 风尘不到处,此地足羲皇。 【译文】 柳泉寺的双树矗立在精舍前,寺院的门口紧靠着蜿蜒的水流旁。清澈的小溪流淌在石头之间显得十分清凉,周围的山峦静静地,鸟儿的鸣叫声悠扬绵长。寺庙里的阳光如同金色的镜子一样明亮温暖,我仿佛迷失在了这曲折的小路之上。这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真是像传说中的羲皇一样宁静祥和。 【注释】
【赏析】 《山居》是唐人刘得仁的一首山水田园诗。全诗以“道”为主线,写诗人退隐后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以及探求道理的不懈追求。 我生岂无涯(注释:我活着难道没有尽头吗?) 茫茫众人后(注释:我在众人之中显得那么渺小) 达观恨不早(注释:对于通达世事,我非常遗憾自己太晚才懂得) 岁月若瓮漏(注释:岁月流逝就像瓮底漏水一样缓慢) 晚年始爱道(注释
长白山中好崖谷,翠飞岩高削苍玉。 我来结茆卧其下,老树当门一溪绿。 吾家康乐真绝尘,夙昔本是青云人。 偶然高躅爱幽独,白云涧北卜居新。 野径纡回抱丹嶂,草阁茆檐势相向。 细雨春花两蜡屐,落日秋风一藤杖。 相过相对每经时,幽意但有闲云知。 青林夜黑兀然坐,玉液黄芽流口脂。 我无灵药身转老,欲炼大还苦不早。 如君仙骨自天生,肯使容颜就枯槁。 何日丹成谢世情,云车风马来相迎。 我乘白鹿君黄鹤
双树开精舍,门依曲水傍。 溪清石骨瘦,山静鸟声长。 佛日迎金镜,迷津渡石梁。 风尘不到处,此地足羲皇。
李雍熙,字淦秋,是明末清初的清代诗人。他出生于山东长山,一生经历了儒学与佛学的不同阶段,其诗歌作品反映了他的思想转变和生活态度。 李雍熙少时习儒,以孝友闻名。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坚守与尊崇,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李雍熙晚年转而喜好佛教,并手写多种佛教经典,如《金刚经》、《法华经》和《观世音菩萨经》等。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
李雍熙,字淦秋,是明末清初的清代诗人。他出生于山东长山,一生经历了儒学与佛学的不同阶段,其诗歌作品反映了他的思想转变和生活态度。 李雍熙少时习儒,以孝友闻名。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坚守与尊崇,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李雍熙晚年转而喜好佛教,并手写多种佛教经典,如《金刚经》、《法华经》和《观世音菩萨经》等。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