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注释】 1. 慈母:指母亲。 2. 频年:连年。 3. 病在床:卧病在床。 4. 奄奄(yǎn yǎn):气息微弱。 5. 子:儿子。 6. 忧惧:担心害怕。 7. 勤劬(qí):勤劳操劳。 8. 旁:旁边。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孝子之诗。诗中描写了一位年迈的母亲,她因病卧床不起,生命垂危。而这位儿子却日夜忧虑恐惧,不敢入睡,一直守护在她身边照料她,表现出他深厚的孝心和对母亲的深情厚谊。
【注释】 瓜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晋文公在践土会盟诸侯时,“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子,而独立。’叔向曰:‘……吾闻之曰:位高多惧,任大事者危。郑今日之事,吾见其危险矣。’”此处借指郑国的子产。同木:比喻亲如一体。连枝:即连理,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树名,相传此木有两人合抱之粗,两两相对而生。后用以比喻夫妻情深义重,形影不离。 盗贼相知:语本《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似巨星
【注释】孝缘诚恳达幽冥,梦父慇勤慰至情。妙药赐来天有意,遂令母病抵安宁。 译文:夏侯孝子对父亲的思念和孝顺之情,感动了上天,使得母亲得到救治。 赏析:此诗描写孝子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以及他为父亲祈祷的虔诚之心,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和对母亲的深切关爱。同时,也展现了孝子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希望上天能听到他的祈祷,帮助他的母亲早日康复
【注释】 ①佣身:受雇为人。事母:侍奉双亲。②哀号:悲痛地哭叫。③嗷嗷:形容饥饿时啼叫的声音。④负土:指为父母建坟墓,用泥土堆成坟堆。 【赏析】 这是一首写孝子的诗歌。诗中以一个孝子为例,歌颂他侍奉双亲、勤劳节俭、安贫乐道、尽心尽力地为父母建造坟墓的美德,表现了一个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孝子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佣身事母为家贫”,首句便点明题意,是说这个孝顺的儿子为了养家糊口
诗句 1. 维我皇考,建树宗藩。 - 我的祖先,建立了伟大的基业和藩国。 2. 巩固基图,实衍实安。 - 加固基础,扩展国家,使之安宁稳固。 3. 我有令弟,分封于周。 - 我有一位贤明的弟弟,被分封到周国。 4. 带砺河山,永孚于休。 - 佩戴磨砺的山河,永远保持和平与繁荣。 5. 孝友之道,称于考妣。 - 孝顺友爱的道理,得到了父母的赞许。 6. 人无间言,以及兄弟。 - 人们没有闲言碎语
这首诗是孝子诗,作者可能是唐代诗人王建。下面是逐句释义: 经言孝有三,能养亦称难。 - 经言孝有三:这里引用的是《尚书·泰誓》中的一句话,原文为“三曰孝悌”。意思是孝道可以分为三种境界:尊敬长者(悌),孝顺父母(孝),以及关爱兄弟姊妹(悌)。 - 能养亦称难:这里的“养”指的是赡养、养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孝道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和陪伴,这种养育之恩是非常难得的。
【诗句】 1. 勃泥长宁镇国山诗:这首诗描绘了勃泥的地理位置以及其政治和文化特色。 2. 炎海之墟,浡泥所处:指勃泥位于炎热的南海边缘,是一个重要的国家。 3. 喣仁渐义,有顺无忤:表达了勃泥人民追求仁爱、正义,尊重他人,避免冲突的态度。 4. 慺慺贤王,惟化之慕:称赞勃泥的君主是一位贤明的领袖,深受民众的敬仰。 5. 导以象胥,遹来奔赴:描述了勃泥的官员们忠诚地辅佐君王,为国家付出努力。 6.
【注释】尔:你。有燉(yùn):周的后代。纯孝:纯正的孝顺。聿:动词,显著。骏:大。声:名声。效:学习,模仿。太祖:指周武王姬发。永奠:永远奠立。宗藩:诸侯之国。海宇:四海,即天下。 【赏析】这是一首颂扬忠孝两全的诸侯王的诗。诗中赞扬了周代诸侯王的孝行和忠诚,并以此勉励后人效法前人,光耀门庭。 这首诗是歌颂周朝某位诸侯王的诗歌。《诗经》中的“颂”就是赞美的意思,这里所说的“颂”
【注释】 赐孝子韩伯俞诗二首 其一①昔时:从前。②笞:打。③此日临笞(zhāi):今天要挨打的时候。④却:反而。⑤喜惧:(因恐惧而)悲伤。⑥伤悲:伤心悲痛。 译文: 从前我因为犯错经常挨打,今天要被惩罚却流泪了,因为我担心母亲的哀伤让我不能承受痛苦。我内心喜悦和恐惧交织,忽然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宫词》。全诗通过对“过”与“笞”的反复对照,深刻地表现了母爱之伟大、深沉和无私
【注释】孟宗:即孟宗之,字元方,东汉人。他母亲想吃竹笋,他为了孝敬母亲,便在寒冬时去竹林里挖笋,结果被母亲发现。孟宗因此孝行感动了神明。 【赏析】 “孝行当年说孟宗”,是诗的开篇,交代诗题的由来。孟宗以孝闻名于世,所以后人称颂他的孝行,并流传至今。“慈亲思笋逼寒冬”,是第二句。孟母爱吃鲜嫩的竹笋,孟宗为了让母亲吃到新鲜的竹笋,冒着严寒到竹林挖笋。 第三句“竹林洒涕哀号处”,点明了孟宗为何如此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