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彦约
第一首 脱白同辛丑,苍黄共丙寅。 京华夸俊逸,鄂渚话酸辛。 注释: 脱白:指脱下白发,表示衰老。同:一起。辛丑:古代纪年法,辛丑为一年之首。苍黄:脸色苍白。丙寅:古代纪年法,丙寅为一年之末。京华:京城。俊逸:指才气出众。鄂渚:指湖北鄂州(古称)。酸辛:形容生活的艰辛。 赏析: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赵使君在脱白和苍黄之际的感慨。他们共同度过了许多岁月,现在却面临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在京华城中
【解析】 本诗是诗人暮春时节在旅途中即兴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其一,首句以“春尽无何耳”起,点明时令已是暮春,但春天的气息尚未完全消退,诗人仍然可以感受到春意的余韵。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春天景色的绚丽多彩。接着,诗人以“客行犹及之”来表达自己依然能欣赏到春天的美丽。这里的“及”字,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也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无奈。 其二
【注释】 三桂:指赵知宗。先猷远:远大的谋略。 公:指赵知宗。 子能传世业:你能够将祖辈留下的基业传下来。 令欲遍孙枝:希望子孙遍布四方。 笏(hù)盛床应满:用笏(古代官员用来记事或书写的文具,形似竹简,长二尺,两旁各有耳)装满了书箱。 端闿(kǎi)橐已持:手执书箱准备出仕。 挂冠犹进秩(zhì):辞官仍升官。进秩:升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赵知宗所写的挽诗三首之一
赵知宗挽诗三首 宋代诗人刘宰之作,赞颂其德才兼备 1. 汇水夸同邑,桐江事事贤。 - 本诗句描绘了作者在地方治理中的卓越才能和广泛影响力。 - “汇水”比喻其管理下的水流汇聚,形象地展现了其水利工程的功绩。 - “桐江”则指代他所在的地区,暗示其在该地的影响力与贡献。 2. 骨寒谁与地,言重却笺天。 - 此句反映了赵知宗人格高尚,深受百姓敬仰。 - “骨寒谁与地”暗喻其德行之高洁
【注释】: 1. 赵知宗挽诗三首:此诗是作者为友人赵知宗所写的挽歌。三首,即三首诗的意思。 2. 壮日民师帅:年轻时作为民师(地方教育官)统领众人。 3. 中年国典刑:中年时担任国家法令的制定与执行者。 4. 六分名郡竹:形容竹林茂密,像把竹子分成六份一样。 5. 两粲使华星:指两位才貌双全的使臣,犹如明亮的北斗七星。 6. 彩戏方娱侍:在娱乐中侍奉的人。 7. 丹旌忽篆铭
【注释】 黄季通:即黄庭坚,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挽章:挽词。“世务”二句:“世务”指世事的纷扰;“经心”指专心致志,尽心尽力。“乡评”指乡里人的评论。“三径”指庭院小路,借指家园,此处用以比喻退隐之地。“贤关”指贤人隐居的地方,此处指作者自己。“藻鉴”即“藻鉴堂”,是黄庭坚晚年居住和讲学的地方,因藏书丰富,有“小图书馆”之称。 【赏析】 此为黄庭坚为其好友黄季通撰写的挽词
诗句释义: 1. "我晚惭初学,公才又壮年":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学习经历的反思和对友人才能的赞赏。"我晚"指自己年岁已长,"初学"指年轻时的学习状态,"惭"表示羞愧或遗憾;"公才"是对朋友才华的赞美,“又壮年”则表明朋友正处于事业高峰。 2. "同盟觉山寺,共饮玉溪泉":描述了一个与友人在山寺共饮的情景,"同盟"可能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共饮"是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行为
读乞归不允诏 有赫丝纶宠,空贻老病羞。 命从今日下,事比去年愁。 已向祠官去,犹为讲席留。 谁知蝴蝶梦,栩栩到吾州。 注释: 1. 有赫丝纶宠,空贻老病羞。 - “有赫丝纶宠”:受到皇帝的特别宠爱。 - “空贻老病羞”:却因为年老而感到惭愧。 2. 命从今日下,事比去年愁。 - “命从今日下”:命运已经决定,无法改变。 - “事比去年愁”:与去年相比,今年更加忧愁。 3. 已向祠官去
这首诗的意境是赞美竹的品质和特性,以及作者对竹的深厚情感。 课园丁洗竹(注释):这是一首诗歌,作者是一个园艺师或园丁,他正在清洗竹子,以使它们更加干净、整洁。 种竹年华晚,新添数百竿。 译文:我在竹林中种植了多年,现在新增了几根竹子。 低垂非我好,冗长要人删。 译文:竹子低垂的样子我不喜欢,而竹子的长度需要人们进行修剪。 直节心期露,疏行眼界宽。 译文:我的志向是正直
【注释】 家世文为富:指彭师泰家族世代以文学而闻名,家道殷实。 居寒地不寒:尽管身处贫寒之地,但内心并不感到寒冷。 诸昆亲受业:指彭师泰的兄弟姐妹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二祖昔闿端:指彭师泰的两位祖父早年开创了学问的基石。 属耳青云杳:形容听到的是高远清朗的天空,声音悠扬而深远。 惊心逝水湍:指彭师泰听到的是湍急的流水声。 后来方屹立:比喻彭师泰后来的成就如同高山耸立一般。 天不误儒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