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
缅惟潇湘江,千里遥相忆。 何当守一枝,与子期深密。 诗句释义 1. 缅惟:思念 2. 潇湘江: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交汇处,常被视作思乡之地 3. 千里遥相忆:表达了一种远距离的情感怀念,心中对家乡的记忆与情感深远而持久 4. 何当守一枝:暗示了诗人想要留住某种美好的事物或希望 5. 与子期深密:表示与某人关系紧密,共同体验深刻而亲密的情感 译文 怀念那遥远的潇湘江畔,相隔千里却始终相互思念
注释:谁说古代的人多福气?三根、四茎的竹子弯弯曲曲。一叶在砚池中,秋风吹过淇水澳。 赏析: 《一叶竹》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竹卷奉为松岩和尚助喜 竿竿:竹子。竿竿,指竹子。有参差:参差不齐。量限:数量限制。不根而自生:没有根基却自然生长,这里比喻佛法无边无际。换却诸天眼:换了诸天的眼目。诸天,佛教所说的天界众神祇;这里泛指一切人。 译文:我送给松岩和尚的竹卷,是表达对他修行助喜之用的。竹叶参差不齐,每一片都充满了无穷无尽的佛法智慧;这些佛法智慧不需要依附于任何外在条件就能自然生长
诗句:娟娟春前花,袅袅风前柳。 译文:春天来临前,花朵绽放得如此美丽;微风轻拂时,柳枝摇曳生姿。 注释:娟娟:形容花朵娇艳美好的样子。袅袅:形容柳枝柔软轻盈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将花朵和柳树的娇艳与柔美形象生动地勾勒出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自然之中。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花朵和柳树以人的情感和行为
【注释】: ①题竹二十一首其三:这是《题竹》的第三首诗。题竹,是晋代诗人陶渊明写给他的朋友们的书信,内容多是写友情、山水等题材。这首诗写的是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②无限思:无穷无尽的思念。③馀凉:余下的清凉,指雨后天气转凉。④眷彼君子心:对朋友忠厚仁义的心。⑤漪漪:水波的样子。⑥沅湘:沅水和湘水的合称,在湖南一带。⑦赏析:此诗以“风”、“雨”起兴,写出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怀念。前两句写景
题咏于竹,吴镇以墨为戏 东山月生光,照我庭中竹。道人发清啸,爱此茕茕独。 ——《题竹二十一首其三》吴镇 元嘉兴人,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性高介,隐居不仕,自署梅花庵主。善画山水竹石,尤以题咏竹著称。他的《题竹二十一首其三》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致与内心情感交融的诗作。首句“我以墨为戏,翻因墨作奴”表现了诗人对墨的运用自如,而随后的诗句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反思:“当年若卤莽,何处役潜夫
诗句原文 挺挺霜中节,亭亭月下阴。 识得虚中理,何事可容心。 注释解释 挺挺:形容竹子直立而坚韧,比喻品格高洁。 霜中节:指在寒霜中依然挺拔的竹节。 亭亭:形容竹子挺直而有姿态。 月下阴:月光下显得更加幽美。 虚中理:指竹子空心的结构,象征着虚怀若谷的品质。 译文 在这寒冷的霜季里,竹子挺立不倒;月光下,它依旧亭亭玉立。它深知其中的空道理,为何还让心灵有所牵挂呢? 赏析
注释:在众树木萧瑟落叶的时候,只有您显得特别苍翠。您的节操正直,内心更加空旷,保持了完整的天性。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志的诗,通过写竹来表达作者的人格理想。竹子在秋天凋零时,其他树木都落光了叶子,只有它依然苍翠挺拔。诗人用“此君”“独”等词语赞美了竹子的高洁品质。竹子有节有枝,直而空,没有私心杂念,因此能保持其本性而不被污染
顾恺之的《秋江晴嶂图》 【注释】 1. 长康:指画家顾恺之。 2. 六法:古代绘画的六个主要技巧,包括线条、墨色、点染、结构、气韵和传神。 3. 新图:新的画作或作品。 4. 万顷:广阔无边。 5. 林立:树木密集排列。 6. 村村:处处。 7. 两两:双双对对。 8. 风烟:风景与烟雾,这里泛指山水之间的景象。 9. 付行藏:交付给某人或某处使用。 【译文】 顾恺之的画技,历来被认为高超
``` 题竹二十一首其三 轻阴护绿苔,清风翻紫箨。 未参玉版师,先放扬州鹤。 注释: 轻阴:淡淡的云遮月,天气阴沉。 护:保护、遮蔽。 绿苔:指青苔,一种生长在阴暗潮湿地方的植物。 清风:微风。 翻:摆动。 紫箨:竹箨,竹的外皮。 玉版师:这里指的是玉版,古代的一种书法工具。 未:没有。 参:学习、研究。 玉版师:指学习书法的过程。 先:早、提前。 放:离开、飞走。 扬州鹤:比喻高洁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