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
【注释】: 落日秋山外,霜林暮霭中。 相看无俗处,生事有谁同? 王叔明:唐代诗人王维的字。 林泉清话图:即《辋川图》。王维《辋川图》诗序曰:“余与弟过蓝田南山作石门幽栖,见树奇石异,水盘纡以流泉,遂卜居之。伐木构舍,经始而得一闲土,前有乔松数株,后有修竹千竿,坐来吟玩,不觉日高。”王叔明即王维,故题名“王叔明林泉清话图”。 霜林:霜打的树林。 霭(ài):雾气笼罩的样子。 【赏析】:
诗句如下: 叶叶舞清风,梢梢漙白雨。 译文为:每一片叶子都随风轻舞,每一根竹子都沾着洁白的雨珠。 关键词解释: 1. “叶叶”:形容竹子叶子的形状和大小,每个叶片都是独立的,随风摇曳,仿佛在跳舞。 2. “清风”:指微风,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3. “梢梢”:指竹子的顶端,通常比较细长,容易受到雨水的滋润。 4. “漙白雨”:漙,形容雨滴落在物体上的声音,如水滴落地。白雨,即白色的雨滴
注释:竹下泊舟图 涓涓水流近水边,拂拂风姿宜山峦。 吁嗟此君真君子,何地不容片刻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涓涓多近水”,描绘了水流的细腻和近水的特点,给人以宁静、平和的感觉。水流的涓涓细流,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次句“拂拂欲宜山”
诗句:霏霏桃李花,竞向春前开。 译文:桃花和李花纷纷扬扬地开放,争相在春天到来之前盛开。 关键词注释:霏霏,形容桃花和李花纷纷扬扬的样子。竞向,争着向。春前,指春天到来之前。此君子,此处的“君子”指的是竹子。四时清风来,一年四季都有清风。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和李花纷纷扬扬地开放,争相在春天到来之前盛开的景象,赞美了这些花朵的坚韧和活力。同时,诗中的“此君子”也隐喻了竹子
注释:秋天的田野色彩融入高深的秋色中,寒冷的影子消逝在湘水里。中午时分思念傍晚的凉风,清风是为谁吹起呢?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色的七言绝句。首句写景,描绘了秋天的田野色彩与深秋景色融为一体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第二句写人,表达了诗人因怀念远方的亲人而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第三、四句通过“思晚凉”、“为谁起”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日日对此君,攀挹非细故。 为问辕下驹,何如辙中鲋。 【解析】 这首诗是吴镇在元代创作的《题竹二十一首其三》。诗的大意是:天天面对这样的竹子,我对它的感情很深,不是随便可以攀爬的。那么,这辆车下的马和车辙里的鱼,哪一种更好呢?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同时也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思考。 【注释】 1. 日日:每天。 2. 对此君:指题写的竹子。 3. 攀挹:攀折(植物)并抚摩(它)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老枫化为人:描述老枫树经过岁月的洗礼,变成了人。这里的“人”可能象征着人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就像老枫树一样,经历了风雨仍然屹立不倒。 - 老杉化为石:同样地,描述老杉树经过时间的沉淀,化作了石头。这里的“石”代表着坚硬、永恒,寓意着无论环境如何变迁,始终保持本色和坚韧。 - 庄周与胡蝶:引用庄子的典故,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如庄周梦蝶般难以捉摸
董源小幅 烟水冥迷山远近,高山临水更清寒。 茆堂深倚林中构,商舶遥从海岛还。 云起乱峰生巧思,鸟飞残照入遐观。 生绡仅尺无穷意,谁识经营惨淡间。 解析与译文: 1. 诗句一: "烟水冥迷山远近" - 描绘了一幅朦胧而宁静的山水画面,烟霭缭绕,水面平静,远处的山峰隐约可见,给人一种深远和神秘的感觉。 - 关键词: 烟水、冥迷、山远近 - 注释: 这里的“烟水”指的是水面上的雾气和水汽
《露竹》 晴霏光煜煜,皎日影曈曈。 为问东华尘,何如北窗风。 注释 1. 晴霏光煜煜:形容天空中的云彩明亮如镜,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 2. 皎日影曈曈:形容太阳明亮、光芒四射。 3. 东华:此处可能指代繁华之地或都市生活。 4. 北窗风:可能代表自然、安静与平和的生活状态。 译文 晴朗的天空中,云彩像镜子一般熠熠生辉,太阳的光芒洒满大地,明亮而璀璨。在这明亮的光辉下,我不禁自问
【注释】 阑干:栏杆。黄金细:比喻菜的茎叶细嫩。直须咬到根,方识澹中味:意即必须把菜根嚼碎了吃,才能领略出菜的清淡味道。澹,淡薄。 【赏析】 这是一首写菜的小诗。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美食的独特见解。 1. 首句“菜叶阑干长”,描绘出了蔬菜的叶子长得很长的景象,形象生动。 2. “花开黄金细”,形容了菜花的色泽鲜亮如金色,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3. “直须咬到根,方识澹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