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
【注释】 1. 城隅:城角。 2. 棹(zhào):船桨、棹杆。 3. 香风:指微风。 4. 岩:山石。 5. 赏析:本诗写孟阳的一幅水墨画,画面上是“小艇入荷花”,小舟在荷花丛中穿行;“桑树阴阴殿角遮”,桑树茂盛,遮住了高高宫殿的一角。诗人笔下的这幅图景,有动有静,色彩鲜明。 【译文】 城角的小舟驶进荷花深处,桑林茂密荫蔽着宫殿的高角落。一路微风吹到集市,落星岩上的石头斜斜地倾斜。 【赏析】
注释:把长安城的长鞭都折断了,不知道尘世之外还有什么天地。今天一直被春风所笑,柳树和高梁的颜色与往年一样。 赏析:此诗以咏物抒情为手法,抒发诗人对于人生、宇宙的感慨与思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向往自由、超脱的精神境界,也体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豁达胸怀,以及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喜爱和追求
【注释】 郭外:城外。湖山:指西湖。似画:好像画的一样,形容风景美丽。枫林:指杭州城北的孤山,有红枫树。策策:形容落叶的声音。秋瘦:秋天的风凉,容易使人感到身体瘦。不碍:不影响。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作者借描绘西湖的美景来抒发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郭外湖山似画中”,诗人用“似”字来形容眼前的西湖景色,好像一幅精美的图画,这既是诗人的想象之词,也是诗人眼前之景。
【注释】: 冷泉亭畔:冷泉亭在天台山的瀑布泉上,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松月:指松林中皎洁的月光。 赏析: 诗的首句写景,“冷泉亭畔树初明”,冷泉亭边新叶初生,树上的叶子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明亮,为全诗定下了清丽宁静的基调。 次句“百道寒光水面生”描写了月光洒满湖面的景象。这一句中“寒光”和“百道”都是形容月光照射水面时产生的视觉效果。诗人用“寒光”来形容月光的温度,表现出月光的清凉之感。同时
【注释】 一到山房梦亦清:一到深山的书房,梦里也格外清静。 空林残月话分明:在寂静的树林中,月光下清晰地听到风声、雨声和虫鸣声。 晓钟未动窗棂白:清晨的钟声尚未敲响,窗子却显得一片洁白。 听得风敲橡子声:听到风吹过树皮,发出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梦中对先师法相的一次对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一到山房梦亦清,空林残月话分明”。一开始,诗人就进入了一个宁静的山房
【注释】松栝:松柏。门:指山门前石刻。石作林:用石头做成的树林。百道:一百条。磴(dèng):台阶。云中:云雾缭绕之中。频伽:梵语,译为“佛名”。演法音:传授佛法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次慧法师在山居时写的,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对佛教的喜爱。 首联两句写景。首句写山门,用石砌成一片树林,形象地表现出山之高峻;颔联写飞泉,从山上流下来的瀑布有好几十条,形成长长的水梯
王与游新廊夜饮题壁 小筑回廊傍桂花,玉山灯火暮烟遮。 巡廊题罢人初醉,时有琴声杂煮茶。 注释:王与是作者的朋友,他住在新廊。在小筑的回廊边上种着桂花树,傍晚的时候,灯火和烟雾把周围的景色遮掩了。我巡览回廊,写完诗句,就感到有些醉意,不时听到有人弹琴的声音,还有煮茶的响声。 赏析:诗人用简明的语言描写出一幅清幽、闲适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接描写饮酒,而是写诗人游览小园,欣赏美景后,酒意上头,又听人弹琴
题画送无际 不到长干已十年,风流遥忆使人怜。 阑干明月秦淮上,夜半歌声过酒船。 注释译文: 李流芳在明代创作了一首名为《题画送无际》的七言绝句,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的祝愿。此诗中,“不到长干巳十年”意味着诗人与友人分别已经十年,而在这漫长的时光里,诗人一直怀念着与友人之间的友谊。“风流遥忆使人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阑干明月秦淮上
【注释】 次慧法师:僧名。山居:在深山中居住。 溪光岚翠:指山中溪水和山石上的青绿色。故相媚:因此互相吸引。 细草疏花:小草稀疏的花朵。只自幽:只能独自幽静。 上方:佛寺名,在山上。月出钟初动:月亮从山顶升起,钟声刚刚响起。乞食僧归:向僧人讨饭回来。投:落下。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深山幽谷的宁静画卷。首句“溪光岚翠故相媚”,描绘了山中溪水的清澈、山色的青翠以及溪光与山林的交融
注释: 寒潭卷石一泓深,策杖时时试一临。 爱听潺湲随水去,不知落日在松林。 译文: 寒潭中卷曲着石头,一泓水深深流淌。经常拄着拐杖,试着走近去看看。 喜欢听着潺潺流水的声音,随着水流飘去。却不知道夕阳已经落下,洒在松树林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句“寒潭卷石一泓深”,以寒潭中的卷石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