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 “乡书”二句:意思是收到的家信,每看一封都令人伤心落泪,听说秋风已经吹病未愈。 “酒盏”二句:意思是酒盏还是可以随从我一同前往,花畦还能让人再学习耕耘。 “贫年”二句:意思是在贫困之年生事知何在?在老境中交结朋友,忍心变得疏远了么? “不肯”二句:意思是我不愿意离家来当客人,少愁少病像我现在这样就行了。 【答案】 西湖寄怀闲孟子薪 (一) 乡书一把一欷歔
【注释】 久客湖上:在湖边作客。家兄:指作者的兄长。以诗见寄:收到兄长寄来的诗。次韵答之:即景赋诗作答。归装欲理又徘徊:收拾行装,准备回家,但又犹豫不决,迟迟不决。三月思家:三月份里想念家乡。只梦回:只有梦见家乡。滚滚湖头人尽去:指湖边的游人都已离去。刚刚秋半月将来:刚刚过了秋天的十五天,月亮将要出来了。能抛山色如眉浅:能把山色看作眉毛般淡薄。忍放歌声似玉哀:不忍心让歌声像是玉石一样哀切。丛桂
这首诗由四句组成,每一句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感。 第一句“廿年游处忆长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长江边的生活的怀念。这里的“廿年”指的是二十年的时间,而“游处”则是指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就是长江边的长干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感慨。 第二句“送子秋风白露漙”,描绘了一幅秋天送别的情景。这里的“秋风”指的是秋天的风,而“白露”则是秋季特有的露水。这句诗通过描绘秋风和白露的景象
【诗句注释】 集鲁生薖斋次比玉韵:集指聚集,鲁生可能是诗人的字,薖斋是他的书房,次比玉韵是应和友人的《次比玉韵》。 每爱君家修竹林,虚斋终日贮清音:每(每次)喜欢你的家中有竹林,整天沉浸在清新悦耳的声音中。 残花欲尽犹堪嗅,嫩草初生正耐寻:残花即将凋零时还有香气可嗅,新长出的嫩草正是适合去探寻欣赏的季节。 酒满底须乘月去,弦长时复应风吟:酒已喝得差不多了,趁着月光才离开;琴声悠长,时而随风飘荡。
【注释】 1. 同年:科举时代的同榜考生。陈公虞:指陈宗礼,当时任司理。 2. 征书:官府的文书。钱塘:地名。 3. 仙吏:指朝廷的官吏。乘春:趁春天之便。建章:宫名。 4. 柳色:指柳树新发的叶子。西陵:地名。绿:形容颜色青翠。 5. 桃花:指桃花源。娄水:地名。去帆香:指乘船远行时的香味。 6. 于公:指于谦,字益德,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忠臣。阴德:即阴德,指善政。 7. 仲子:指仲子高
【注释】: 1. 十年长路客心惊 - 十年的长途跋涉,使得诗人感到心惊胆战。 2. 此日春风送子行 - 今天春天的风送来了您出发的消息。 3. 汶上梨花飞雪尽 - 汶上地区梨花如雪花一样飘落。 4. 济滨杨柳着烟轻 - 在济水边柳树仿佛烟雾缭绕。 5. 逢时岂必因杨意 - 遇到好时机,不一定要因为像扬雄那样做官。 6. 对策还应学贾生 - 应对考试,应该向贾谊学习。 7. 一往三年弹指过 -
【注释】沧洲:水边。吴西音之楚:吴地的西面是楚国。因人作远游:为了某种原因而远行。高情:指高尚的情操或志趣。云岳:指高山。浪迹:指漫游四方,四处飘泊。买山:指退隐。卜隐:选择隐居之地。 【赏析】《送吴西音之楚》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吴西音之楚的描写,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祝愿以及劝慰之意。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
麦风梅雨近端阳,喜见晴曦丽草堂。 榆柳围窗成翠幕,葵榴照眼胜红妆。 译文: 麦田的风和梅雨的气息越来越接近端午节了,我很高兴看到晴朗的天气使得那片草堂显得更加美丽。 榆树和柳树围绕着窗户形成了绿色的帷幕,葵花和石榴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比红色的妆容还要美丽。 同庆佳节,三株老去的荆树,就像益寿酒一样九节的香气。 鹤发如霜,面色如玉,你好像肘后有一副神奇的丹方。 赏析:
注释: 但能取醉莫论文,春色阑珊已十分。 海上杨花空作雪,西陵松树蔼为云。 出船素面如纤月,倚槛红芳学茜裙。 堪恨风流不同赏,斩新诗句亦输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的赞美和鼓励,表达了他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欣赏之情。 第一句“但能取醉莫论文”,意思是只要能够尽情享受美酒,就不需要去讨论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第二句“春色阑珊已十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灵雨诗次公路韵 其三》,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穷檐久已叹牂羊,次第焦枯到荔墙。 百亩如云且休矣,一床凉雨可思量。 注释: - 穷檐:指贫瘠的屋檐。感叹牂羊:指因天灾人祸而家破财尽。次第焦枯:形容田地里庄稼被旱灾摧残得一片焦黄枯萎。荔墙:一种果树,此处可能指荔枝树或荔枝园。百亩如云:形容田野里的庄稼像云一样密集。且休矣:暂且停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