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稷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诗歌的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然后结合着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河山更洒新亭泣”,诗人听到边警,心中悲愤难忍,不禁潸然泪下;“仗下直言今不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怒,同时透露出诗人希望朝廷能听从直臣的意见,不要因为权臣的谗言而听信一面之辞。这两句诗中“洒”“泣”“直言”等关键词语都传达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句释义: 第1句:“津海兵荒蟹价高,沧桑如幻感尘劳。” 注释:在战乱频繁的津门地区,螃蟹的价格很高,这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这里的“沧海”指的是黄河口的大海,而“兵荒”则是指战乱导致的混乱。 第2句:“秋风尽日情怀恶,坐对寒花读楚骚。” 注释:随着秋风的吹过,作者的心情变得沉重,因为战争的残酷让他感到痛苦,他选择坐在窗边,对着窗外的寒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内容、情感的把握及赏析。“山居四五椽,幂䍥翳幽石”,意思是说诗人居住的山房只有四间,四周用竹篱笆环绕。“幂䍥”即竹篱笆,是遮挡风物的一种器具。“翳”是遮盖的意思。“幽石”,指山中的石头。“夜半寒潭明,水底众星白。”意思是说到了夜晚,在寂静的山谷中,皎洁的月亮和明亮的星星倒映在澄澈的潭水中,形成一片明亮的光海。“明”是明亮的意思;“众星白”即众多星星像白色的云朵一样漂浮
冠冕神箕裔,河山外服臣。 渡海杂诗十首 《古诗源》卷一 “冠冕”二句:谓王氏家族显赫一时,为神祗所推崇,而其封地在河南的箕星之地,故称“冠冕”。《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我之帝所,甚乐。吾祖所获诸尝矣,我知之矣。行道有福,尚克攀援。日月既博,予与汝同。”孔颖达疏:“帝舜之德,光及四海,故言帝所甚乐。”“箕星”,即星宿名箕宿,古代以箕为五方之一,这里借指王氏家族。 孤危明正朔,大义耻和亲。
注释: 和梁节庵前辈再次闲山诗韵:应和梁节庵前辈的闲山诗韵。 蟋蟀风凄客半闲,当门恶草几曾删:蟋蟀叫声凄凉,客人也感到无聊,门前的野草也懒得清理。 龙蛇抱卵今盈泽,虎豹蒙皮尚守关:龙蛇抱着卵如今布满了水泽,而虎豹仍然披着毛皮守住关口。 海水宁因精卫减,虞渊空见鲁阳还:海水因为精卫填海而减少,但虞渊依然可以看到鲁阳的身影。 愿将铸错六州铁,尽化金钱借买山:我愿将铸错的六州的铁(比喻浪费的人力物力)
【注释】 城阙:指京城。旧神州:指京都长安。崔嵬:高峻的样子。隔愁:隔开愁绪。高甍(méng):高大的屋脊。朱瓦:红漆涂饰的屋顶。大道:宽广的街道。青楼:古代建筑,用青色砖瓦砌成,多用作妓院。白马:代指骑士。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皇族墓园。侠:侠义之士。黄金:泛指富有。侯:贵族封号。由来:从来如此。慷慨:豪迈激昂。烦忧:忧愁烦闷。 【赏析】 此诗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在长安时所作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怊怅十年别,萧条四海心。 - 怊怅:心情惆怅、失落。 - 十年别:指与梁节庵的分别已超过十年。 - 萧条:形容心境或环境显得空旷、寂寞。 - 四海心:指心中充满了四海之外的孤独和思念。 译文:自从与梁节庵分别已有十年的时间,我的心也感到一片萧条,仿佛被四海之外的事物所包围。 2. 青山独横涕,白日屡沉阴。 - 横涕:流泪,哭泣。 - 白日屡沉阴
【注释】 陪:陪伴。高九:指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渤海县尉等职。楷:这里指高适的字。姜孝子祠:在今陕西汉中市西郊。 两年:指天宝五年(746)安禄山叛乱后二年。朝事:朝廷大事,即国事。 君:你,对朋友或下属的爱称。君仍健:你的身体还健康。 荷锸移山:用铁锹挖山。比喻勤劳。 六街:长安城的街道,这里代指京城。旧识:老朋友。 译文 与高九一同饮酒,两年来分别后今天终于又相聚了。我乘着出蜀的船
《冬日都下杂兴诗十六首》是清代李稷勋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1. 瑶瑟泛清怨,金貂老侍臣: - 瑶瑟泛清怨:瑶瑟泛指精美的琴瑟,泛清怨形容琴声哀怨。 - 金貂老侍臣:金貂指官员的服饰,老侍臣暗示年长的官员。 2. 晨星看历落,歧路况荆榛: - 晨星看历落:晨星观察天象,历落可能指的是天文现象。 - 歧路况荆榛:岐路表示道路曲折,荆榛指丛生的小草或荆棘。 3.
鶗鴂惊鸣万瓦霜,六街斜月夜茫茫。 金尊移榻临花砌,白袷邀车过苇塘。 四海李膺名士长,千金陆贾使臣装。 条支西去波无极,梦醒觚棱烟水长。 注释:鶗鴂是黄鹂鸟,这里指春天来临。万瓦霜:形容宫殿的琉璃瓦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斜月:月亮斜挂在天边。六街:泛指城市街道。觚棱:古代宫门上方的装饰。烟水长:烟雾弥漫,水面渺茫。 译文: 在江亭上饯别于侍郎晦若,我这位前辈出使德国。 鶗鴂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