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云
诗句释义及赏析: 诗篇: 风清鸥鹭渚,波静荻芦湾。 何必桃源渡,孤舟尽日闲。 翻译: 微风轻轻吹过水面,岸边的鸥鸟和鹭鸶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翱翔;湖面的波纹平缓,芦苇和荻草随风摇曳。为何一定要去桃花源渡口,独自驾驶一叶小舟,度过一整天悠闲的时光呢? 注释: - 风清: 形容微风轻拂,带来清新的感觉。 - 鸥鹭: 即海鸥和白鹭,常在水边或海边活动。 - 渚: 指水中的小岛或沙滩。 - 波静:
诗句原文: 水向壶中渌,花翻案上红。何须三百里,遥望鉴湖东。 译文: 清澈的泉水在瓶中静静流淌,红色的花朵在书桌上轻轻摇曳。何必需要走那么远的路,只要远远地眺望鉴湖的方向就可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瓶中荷花和桌上红色花朵的美丽景象来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水向壶中渌,花翻案上红”运用了生动的描绘手法,将景物的静态美与动态美完美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同时
注释:翠绿色的荷叶环绕着池塘,远望如同美人的伞盖,红润的面颊映入门户,真是美丽动人。 这两只瓶莲好像在互相对话,应该是水神的女儿吧。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描绘瓶莲的美丽姿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首句“翠盖环池远”描绘了湖中荷叶环绕,宛如一顶绿色的伞盖的景象,形象生动。次句“红妆入户妍”则描绘了瓶莲花朵艳丽如人,仿佛是美人进入家门一般。最后一句“双双疑解语
诗句原文: 平台依渌水,喧静称垂纶。 祇恐非熊兆,江湖异富春。 注释解释: - “平台依渌水”指的是一个建有平台的场所,靠近清澈的湖水。 - “喧静称垂纶”描述的是平台上的喧嚣与宁静,都与钓鱼这个活动相呼应。 - "祇恐非熊兆"中的“祇恐”表示担忧或害怕;"非熊兆"则意味着不希望出现某种象征性的迹象或征兆。 - “江湖异富春”中的“江湖”代指广阔的水域
朱明:指农历八月。朱,赤色;明,明亮。 种菊东篱:在东边的篱笆旁种植菊花,以寄托高洁的情操。东篱,指隐士居处。 自爱:自己爱惜,怜爱。 餐英:采食花上的花瓣。 待:希望。 盈樽:满斟酒器。 多:很多。 但:只是。 传觞:举杯劝酒。 赏析: 这是一首写菊花的诗。首句“自爱”二字,已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次句“餐英待晚芳”,则点出菊花的特点和品性:它不仅可爱,而且可人。诗人喜爱菊花
【注释】 观窍池亭:即观窍亭,在今安徽省合肥市。 造物藏无尽:指大自然的万物都包含着无尽的变化和奥秘,难以穷尽。 居然入静观:竟然能进入静观的境界。 池吟春草后:在春天的池边吟咏。 荷净倚□看:荷叶洁净时靠栏杆观赏。 【赏析】 此诗写观景的感受,诗人以“造物”起兴,说明自然界的万物都有无穷无尽、千变万化的特点,从而引出自己的感受,“居然入静观”,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诗句释义:在城外没有车辆马匹,衡茅已经够深的。碧山何用远,杖屦得相寻。 译文:城外没有车马,衡茅已经够深的。碧山何用远,杖屦得相寻。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卢龙云的作品《朱明洞景八首·其五·结庐人境》。诗中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写郭外无车马,衡茅已自深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他认为绿山并不遥远,只要有杖屦(鞋子)就可以随时相寻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诗文中寻找相关内容,最后进行辨析。本题要求“赏析”,考生在答题时应先指出诗句的意境,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并说明效果。 “谷口未堪亲,嚣然若有莘”。“亲”通“欣”,欣喜之意;“嚣”,喧闹,杂乱;“莘”,茂盛之草木,这里指桑树,桑树高大茂密。意思是在喧嚣嘈杂的谷口
【注释】 清:清新,清爽。轩:窗户。掩:关闭。对:面对。清虚:清净虚无的境界。 【赏析】 首句“绕舍树扶疏”,写诗人居所四周树木茂盛,郁郁葱葱,枝叶繁茂,遮天蔽日。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幽静淡雅的基调。二句“林光照道书”,点出“林光”二字,既指阳光洒满树梢,也暗示着书卷堆积如山,可见读书人勤奋好学。三句“掩关辞问字”,写诗人闭门谢客,专心攻读,与外界隔绝。四句“独坐对清虚”,写诗人独自静坐在书房内
注释:听说鲤湖的风景很美,仙都从那里开启。 似乎同情那幽静的地方,也到这里来欣赏。 赏析:这是一首七绝,诗中以“九仙洞”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九仙洞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