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卫
正俗歌为陈媛作 清风孤竹师夷齐,商朝未禄周耻食。推观子弟事父兄,岂必一一亲颜色。 译文: 陈媛以《正俗歌》为题创作了这首诗。诗中描绘了陈媛的品德和情操。她以夷齐为榜样,坚守节操,不追求名利,而是注重内心的修养。她认为,作为子女应该尊敬长辈,孝顺父母;作为兄长应该关爱弟弟,照顾弟妹。这种道德观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同时,她还强调了夫妻之间应该互相信任、互相支持
修身尽伦歌示诸娣侄 世羡女佛与女仙,姑尼孰个知真诠。空障净尘惟遏欲,入道岂必谈元禅。 圣人不过人伦至,察于人伦大贤示。五官尽职备五常,三才参赞体易始。 巽为风兮长女乎,兑为泽兮少女呼。离明中女乾坤照,女亦宜为君子儒。 是人岂肯居人后,出见纷华遂尔谬。奉盈一覆水难收,尚其无愧于屋漏。 无形之刑每在怀,斯人斯可谓之佳。善信充实乃为美,西方美人庶得侪。 慎终保始起迄止,制外养中表符里。防微处处铭盘盂
【解析】 ①“修身”三句,承上启下。“贞以得一清宁”承接上文的“贞”,是说修心养性要像水一样清澈;“闲邪敬直女德修”承接下文的“女德”,是指女子应当端庄恭敬、谨言慎行。 ②“仁可成而义可守”承接上文的“仁”,是说人应具备仁德和义理,这是修身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天合刚而地合柔”承接下文的“天”,是说天地阴阳相合,刚柔相应,这是宇宙自然规律。 ③“主一无适圣贤志”承接上文的“主一”
【诗句翻译与注释】正俗歌为陈媛作 正,正是,这里指“为陈媛所作的”之意。 礼义廉耻四维立,纲常名教万古植。无愧于口无愧身,无愧于身尤汲汲。 礼义廉耻是四根支柱,树立了良好的道德风尚。没有愧疚于口(言语),也无需愧疚于身,更何况对于自己的行为。 妇人再醮知身污,若乃未婚心每惑。一身那可容二心,心失谁云身不失。 女子再次出嫁会觉得自己被玷污,如果还未结婚,心中就会感到疑惑
修身尽伦歌示诸娣侄 爱媳爱女等爱儿,义方尤赖母兼师。 前遗旁出并抱嗣,一视同仁方尽慈。 母邪父邪孝姑舅,嫂妇诸姑信朋友。 同堂娣姒女弟兄,妾婢视臣如足手。 为女为媳为母妻,平生阅历涂毋迷。 自欺自画皆暴弃,徽音在昔宜思齐。 穷通寿夭任彼遇,特立毋随流俗误。 内则中馈事女红,不愿乎外行我素。 虽然苦乐由它人,乐可自寻苦勿嗔。 天爵良贵何曾贱,日新富有何忧贫。 人生百年那能久,外物奉身竟何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题陈媛》。 正俗歌为陈媛作 :这是第一联。"正俗歌",即指世俗的歌曲;"为陈媛作",即指作者陈媛所作。全句的意思是:我正在写一首世俗的歌曲,献给陈媛。陈媛,唐代著名女诗人,与李白、王维、王昌龄等并称为"诗坛四友"。 惟媛家学《五经》明 :这是第二联。"惟媛",即指陈媛自己;"家学《五经》明",即指她家族世代学习五经(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 正俗歌为陈媛作 礼义廉耻四维立,纲常名教万古植。 无愧于口无愧身,无愧于身尤汲汲。 妇人再醮知身污,若乃未婚心每惑。 一身那可容二心,心失谁云身不失。 译文 礼义廉耻是社会的基石,传统的道德和法律是我们行为的准则。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诚实守信。 注释 - 正俗歌:一种古代诗歌形式。 - 陈媛:一位女性的名字或称呼。 - 四维:指礼、义、廉、耻四个方面。 - 纲常名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时候的名言。 立天之道以阴阳相配,立地之道以柔刚相应。立人之道以仁义为主,人参天地,维系纲常。 人说人是兼有男儿和女人之性,女岂非也是人吗?难道女子不能有贤德吗?贤媛圣女,有徒侣为伴。 五官俱备的人,就会思虑;五常具备的人,就会独知。三从应也敦厚三物,四德由来张四维。 从父从夫及从子,谓从大道莫背此。从兹不辱理无违,步趋德行艺而已。 功在宜家德润身,言关名教谨笑颦
立天之道阴与阳,立地之道柔与刚。立人之道仁与义,人参天地维纲常。 曰人自是兼男女,女岂非人甘自阻。宁惟男子希圣贤,贤媛圣女有徒侣。 五官同具官则思,五常同秉常独知。三从应亦惇三物,四德由来张四维。 从父从夫及从子,谓从大道莫背此。从兹不辱理无违,步趋德行艺而已。 功在宜家德润身,言关名教谨笑颦。容貌端庄非艳丽,礼义廉耻当遵循。 正用其情是率性,善养其气是立命。恶欲更有甚死生,偷强只因殊肆敬。
礼义廉耻四维立,纲常名教万古植。无愧于口无愧身,无愧于身尤汲汲。 妇人再醮知身污,若乃未婚心每惑。一身那可容二心,心失谁云身不失。 卓哉陈媛毓名闺,五经先生兰芽茁。习礼明诗幼字林,桃夭未赋所天卒。 烈女不肯更二夫,相从地下寻灵匹。见者哀号闻者悲,大吏上言采访实。 旌门表墓伫恩荣,文人诗歌盛缃帙。嗟予抱璞称未亡,传闻益觉心凄恻。 闲尝读书考《五经》,管窥《易》象参彖翼。男女暌而其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