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邹诸儒阐说殷,死同穴而谷异室。柏舟齐女中垒编,乍至城门卫赴急。
保母请还置罔闻,竟入持丧帙卫国。凡未适人许嫁矣,《春秋》经传标特笔。
僖公九年书伯姬,何休《公羊》洞经术。字而笄之待成人,系属于人养贞一。
明与未字之女殊,《原贞》援引曝书集。女而不妇贞为行,盲《左》、《谷梁》弗沿袭。
共姬比例圣所褒,尧峰南畇说堪忆。许嫁缨为《礼记》文,名以行媒遂相识。
两家斋戒告鬼神,台与终身不改革。娶有吉日未成婚,夫死亦如婿吊泣。
女服斩衰往夫门,未嫁服同已娶式。妇人不二斩谓何,天不二耳《仪礼》悉。
可服可往明可从,爱人以德休姑息。举世昧经谓过中,此旨不明道几熄。
人求尽伦安能过,五伦只恐常不及。由来夫妇比君臣,策名亦有未受职。
正俗歌为陈媛作
礼义廉耻四维立,纲常名教万古植。
无愧于口无愧身,无愧于身尤汲汲。
妇人再醮知身污,若乃未婚心每惑。
一身那可容二心,心失谁云身不失。
译文
礼义廉耻是社会的基石,传统的道德和法律是我们行为的准则。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诚实守信。
注释
- 正俗歌:一种古代诗歌形式。
- 陈媛:一位女性的名字或称呼。
- 四维:指礼、义、廉、耻四个方面。
- 纲常名教:传统的道德和法律。
- 五经先生:可能是指陈媛的学识或地位,与五经有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传统道德和法律的重视,以及对女性角色的期望。诗中强调了礼义廉耻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遵守这些规范。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未婚女性的看法,认为她们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容忍背叛或欺骗。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尊重,以及对传统美德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