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花摧折。怪朝来、杜鹃枝上,声声啼血。回首斑衣同戏彩,频岁依依朝夕。忽唱到、阳关三叠。呜咽临歧无别语,但牵裾、预把归期说。从前事,定还忆。
可怜两载嗟离别。最伤心、当年分袂,竟成永诀。碧落黄泉穷欲遍,万一梦魂相值。怕梦里、幽明又隔。尔我神情相肖甚,对菱花、痴把君容觅。连宵雨,伴侬泣。

【注释】:

1、金缕曲:一种曲牌名。

2、景姜姊:指词人姐姐的妹妹,作者的表姐。

3、姊妹花:代指姐妹。

4、朝来:早上起来时。

5、杜鹃枝上:即杜宇(即杜鹃),其声如啼血。

6、斑衣:古代丧服,这里指死者。

7、戏彩:在歌舞中表演彩色舞蹈。

8、牵裾:拉住衣襟。

9、分袂:分开手臂。

10、碧落黄泉:指死后的世界,也指阴间、地下。

11、梦魂相值:梦中相见。

12、菱花:镜面。

13、连宵雨:连日下雨。

14、痴:呆,傻。

【赏析】:

这首《金缕曲》作于宋理宗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春。当时诗人的姐姐景姜病逝,诗人悼念亡妹而作此曲。全词写景抒情,融情于景,语言清丽婉转,感情沉痛真挚,是一首别开生面的悼亡之作。

起二句点题,“姊妹花”指景姜。景姜与诗人同辈,但排行居下,故以“姊妹花”称之。“摧折”二字暗用杜牧诗句“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之意,形容景姜逝世给家庭造成的极大悲痛,暗示了作者对景姜的深情和哀思。

以下五句写景姜逝世后的情形。“回首”两句写景姜逝世后,她的家人每日为她设祭,送葬的情景。“斑衣”、“阳关三叠”,皆为古代送葬时所用之乐。《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八》云:“古辞‘今日何迁次,一同何所之’,《晋书·乐志》:“《薤露》,出《薤露歌》,送王公贵人临终诀绝也。今俗传《薤露》、《蒿里》,并古词也。”又云:“《薤露》送王公贵人临终诀别也,言薤白菲菲,以赠所思也。昔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君得玉匣金碗,上有薤露之歌,不知何代人所作,文多误脱,世传其歌,莫能究实。后人更造新词,诗家所谓《薤露》者也。”据此,可知“阳关三叠”乃送别的乐曲。“呜咽”两句写亲人在分别时,依依不舍,无话可说,只是拉着死者的衣襟,叮嘱她归去的日期。这几句写出家人对景姜的思念之情和景姜生前的贤淑品质。

过片四句写景姜死已两载,而作者对她的思念却始终未减。“可怜”二句承前启后,说明自己对景姜的怀念之情。“两载”犹言一年,言时间虽久,但对景姜的思念却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减。“伤心”一句紧承上句而来,言景姜去世后,自己的内心一直很悲伤。最后“碧落黄泉穷欲遍”二句写景姜死后的境遇。景姜死去之后,可能已到了极乐世界(或地狱),也可能仍在人间徘徊(或幽冥之间)。“万一”两句是说,虽然如此,但自己仍会梦中与她在幽明之间相见(梦中相见)。“怕梦里、幽明又隔”一句是说,由于阴阳相隔,所以只能在梦中与她相见。

最后六句是全词的中心部分。“尔我神情相肖甚”二句承上而来,说景姜与我长得十分相似,因此可以对着镜中的倩影去寻找她的模样。此处“相肖”指相貌相像,“相求”指寻找之意。“连宵雨”二句写景姜去世后,自己日夜思念不已。“连宵雨”即整夜的大雨,用以形容自己的思念之情。“痴把”两句写自己因思念景姜而常常发呆,以致泪流不止。“痴把”指发呆的意思,“连宵雨、伴侬泣”指整夜的哭泣。

全词写景姜死后的种种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景姜的深切哀悼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