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廷瑞
【注释】 杜门:闭门。 叩(kōu)门:敲门。 丁丁如啄木:敲门声像啄木鸟啄树木一样,形容敲门的声音很急。 久立:站了很久。 怒:生气。 僮(tóng)奴亦怪我:仆人也奇怪我为什么不去开门迎接客人。 豪侠场:指权贵、富豪的聚会场所。 龟藏伏:像乌龟一样隐居起来。 饭脱粟(sù):吃糙米。 厌(yàn):厌烦。 所厌:所厌恶。 多违:与很多不同。 自恧(nǜ):自己感到惭愧。 恨(hèn):遗憾。
【注释】: 次韵吴雅翁秋怀四首:这是一首和吴雅翁的《秋怀》四首中的第二首。次韵,是和诗的一种形式。吴雅翁,名不详,据《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九有吴雅翁诗一卷,存三十九首。“秋怀”即写秋景的诗篇。此诗是作者和吴雅翁的酬和之作。吴雅翁诗中有“西风吹梧桐”,“霜露行复降”等句,诗人对此加以回应。 西风:秋风。 梧桐:落叶乔木,又称“梧桐树”。 一叶堕寒玉:形容树叶飘零的样子,像坠入寒玉之中一般。 飘飘
注释: 学圃:学习园艺技艺。 西园艺我麻,南园树我桑。 西园艺:学习在西边种麻,南园树:在南边的园子里种桑树。 东风吹时雨,青青久成行。 东风吹:春风吹来。时雨:及时的雨水。青青:形容桑叶茂盛的样子。久成行:生长得十分茂盛。 春服朝犹赊,大布冬可裳。 春服:春天的衣装。朝犹赊:早晨还是那么长。大布:粗布。冬可裳:冬天可以当衣服穿。 十年湖海役,尘暗貂裘黄。 湖海役:长期在湖海之间做官。尘暗
【注释】 1. 溪上桑叶萤食已既今年蚕事颇落寞:溪上的桑树叶子已被吃光,今年的养蚕工作很萧条。 2. 沿溪十亩桑,绿叶敷且腴:在河边的十亩桑地,绿叶茂密,又肥润。 3. 朝采不盈筐,暮视唯空株:每天早晨去采摘桑叶,只摘了满满一筐;到了晚上去看,只剩下空空如也的树枝。 4. 乃知飞萤来,窃食无复馀:这时才知道是萤火虫飞来了,它们偷吃了桑叶后,再没有剩下什么。 5. 汝饥既云餍,蚕饥当何如
【注释】 欲适西村:想去西边的乡村。适,到。不果:未能实现。子规:即杜鹃,又名布谷。重云:即归云、晚云。意:志向。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诗人因感时伤世,在雨后晴空万里的良辰美景之际,却无法赴幽赏之约,因而惆怅万分。诗中描绘了一幅雨后春景图: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树成荫,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正当诗人沉醉于这美好的春光之中,却被一阵急促的杜鹃声所打断,诗人只好无奈地收拾心情
【赏析】 《秋夕》,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和心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全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在秋夜中辗转难眠、心烦意乱的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 首句“连雨郁蒸夜不能寐”写秋雨连绵不止,天气闷热,让人难以入睡。这是对秋天夜晚的一个生动描述,突出了秋天夜晚的阴霾和潮湿。 第二句“闭门十日雨,檐溜如泉声”写屋外连续十天的秋雨
【注释】 山中视穫:在山上收割。 归马起暝壑,微灯耿深竹:夕阳西下时,归家的马儿在深山的峡谷中吃草,微弱的灯光照映着深深的竹林。 农翁具鸡黍,要我林下宿:一位种地的老农用鸡肉和黍米招待我,让我在他树林下的茅屋中住宿。 举酒属乃翁,微笑以胜哭:我端起酒杯敬老农一杯,他笑着,胜过眼泪。 湖乡尔何知:你们这些生活在湖边的人,又知道多少呢? 弥漫正吞屋:湖边的水汽正在吞噬房屋。 且共尽此觞,人苦不知足
这首诗是关于元翁的,他酷爱山水并著有葬书。他的学问精湛,谈论阴阳家者见之辄屈膝。诗人听闻其论后感到振奋忘倦。 英英太极翁,器明吴楚甲。驰辂使沙漠,杖钺帅巴峡。南瞻岭表缩,东睨溟涨狭。林居念环辙,简脱卑藏策。夫君玉树彦,同祖宝剑匣。六籍既淹通,异闻更博洽。姬公卜宅洛,成后鼎定郏。理也匪荒唐,古氓遗检柙。支分景纯书,嫡出杨氏法。苍苍郁孤台,仙枝竹林插。芳春适游衍,千金日娱狎。厚坤行万龙,立特飞次夹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其内容为: 苍忙遗二老,俯仰近十秋。松柏摧高冈,凤麟隐沧洲。吾道遽如许,斯人安可求。当年西门路,感涕吟山丘。矧我于韩门,忝与李汉俦。遗文念当序,举笔心先愁。岁寒赖有公,名节姱以修。愿言爱体素,一柱回狂流。天伦岂不伤,天运良悠悠。 译文: 苍茫岁月已过两老人,转眼间已是十个秋年。松柏被摧毁高耸的山峰,凤凰麒麟隐匿在辽阔的江洲。我的学说如此匆忙地消逝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炎夏忽已变,西风飘然秋。 - “炎夏”指的是夏天,而“忽然变”表示季节的快速转变。接着“西风飘然”,西风通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所以这句话表达了从夏天到秋天的转变。 - 注释:夏天突然转变为秋天,西风带来了凉爽的感觉。 2. 亲友日已远,坐感岁月遒。 - 这里“亲友日已远”意味着与亲朋好友的距离越来越远,“坐感岁月遒”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