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梧桐,一叶堕寒玉。
飘飘转千崖,亹亹侵万木。
霜露行复降,雪霰飞相逐。
幽居感时运,清夜理商曲。
坚冰信当辨,昊天有反复。
但使本根在,阳回奚待祝。
词人乐光景,纤艳不足录。
焚香对秋山,自取周易读。
【注释】:
次韵吴雅翁秋怀四首:这是一首和吴雅翁的《秋怀》四首中的第二首。次韵,是和诗的一种形式。吴雅翁,名不详,据《全唐诗》卷六百六十九有吴雅翁诗一卷,存三十九首。“秋怀”即写秋景的诗篇。此诗是作者和吴雅翁的酬和之作。吴雅翁诗中有“西风吹梧桐”,“霜露行复降”等句,诗人对此加以回应。
西风:秋风。
梧桐:落叶乔木,又称“梧桐树”。
一叶堕寒玉:形容树叶飘零的样子,像坠入寒玉之中一般。
飘飘:轻缓飘动的样子。
转千崖:指秋天树木枝叶摇落,随风转动于千山万岭之上。
亹亹:勤勉的样子。
侵万木:指树木的叶子被风吹落,遮盖了万木。
霜露行复降,雪霰飞相逐:霜冻与露水降落,再被雪花相随而来。
幽居:僻静的住所。
感时运:感叹时运不济。
清夜:寂静的夜晚。
理商曲:弹琴吟咏商调的乐曲。商调,五音之一,属金声。
坚冰信当辨:坚冰应当可以辨认。
昊天:苍天。
但使本根在,阳回奚待祝:只要根基还在,阳光就应当会回来。
词人乐光景:诗人喜爱欣赏自然风光。
纤艳:纤弱美丽。这里指美好的景色。
纤艳不足录:纤丽的景物不足以记录下来。
焚香对秋山:点燃香料面对着秋天的群山。
自取周易读:自己取读《易经》。
【译文】:
西风吹起梧桐树,一片叶子落在寒玉中。
叶子轻盈地飘动着,穿过千山万岭。
霜冻露水落下来,又飘来雪花飞舞。
我独居于幽静的住所,感慨时运不济、清夜寂寞。
坚定的冰层应当是可以辨识的。
苍天的运行自有其规律,不可强为而改变。
只要根基还在,阳光就会回来的。
欣赏美景是诗人的乐趣,纤美的景象不值得记录。
点燃香料面对着秋天的群山,自取《易经》来阅读。
【赏析】:
此诗题下原题注:“吴雅翁秋怀四首”,可见这首诗是和吴雅翁的《秋怀》四首中的第二首。此诗应是作于诗人晚年,当时他已辞官归隐,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因此,诗人以恬淡闲适的心态观照大自然,抒发了他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图:西风吹过梧桐树,一片叶子从枝头脱落,飘然落入晶莹剔透的寒玉之中,然后轻轻飘荡在千山万岭之间,最后被飘落的雪花所覆盖。在这深秋的时节里,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大自然的变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其中“西风”、“梧桐”、“落叶”、“寒玉”、“千山万岭”、“霜露”、“雪霰”等词语,都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人仿佛置身于这深秋的景色之中,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人感叹时运不济,身处幽静的住所却无法摆脱孤独和寂寥;他面对清夜的寂静,不禁吟咏起商调的乐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清夜”指的是一个没有月光的深夜,诗人独自坐在书房中,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蜡烛的光芒在跳动着。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到一种难以言述的孤独和寂寞,于是他拿起笔来写下了这首《秋怀》四首中的第二首。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其中“西风吹梧桐”、“落叶纷飞舞”、“寒玉映霜露”等诗句,都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将深秋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
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时,诗人选择了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去追求名利和权力,而是欣赏自然之美、享受生活之趣。这种超脱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理想境界。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韵味的抒情佳作。它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又展示了其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