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殿秋
帆影渐去,碧水潺湲。白鹭飞过芦花滩。闲云来去无定踪,山影依稀半衔日。 注释:帆影逐渐远去,碧绿的河水潺潺流淌。白鹭飞过芦花滩,留下一串串脚印。闲适的白云飘来荡去,没有固定的踪迹;远处的山影时隐时现,仿佛只有一半被阳光照射。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写秋日江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小庭的七绝。前两句写景:雨过天晴,晚霞烘染了天空,给庭院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后两句写人:虫声断续地响着,使静谧的小庭显得空荡荡的。“疏帘远映三更月”,以“疏帘”点出小庭之幽静,“远映”二字写出月亮的明亮,“三更月”则写出时间之晚,“疏帘”与“石阶”相互辉映,又衬托出月下小庭的清幽寂静。最后两句是一幅动态画面:惊起的落叶飘飞,在石阶上盘旋飞舞,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整首诗构思新颖
桂殿秋 秋风酿成雨,细雨敲打愁。萧瑟的夜没有尽头,三杯酒换三更梦,一滴水含着一点秋意。 注释: - 桂殿秋:秋天在桂花殿中的景象。 - 风酿雨:秋风和雨气交织在一起。 - 雨擘愁:雨水敲打着愁思。 - 萧索:形容夜晚寂静凄凉。 - 续:这里指延续、延续梦境。 - 滴声含一点秋:水滴的声音似乎包含了秋天的气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象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抒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 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然后分析每一句诗的大意。注意要结合全诗理解。 本诗共四句,前两句写将军在战场上的威武英姿;后两句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性及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答案】 (1)鹰(雕) (2)秋天里,草地凋零,乌云满天。
【注释】: 桂殿:《文选》卷三十三江淹《杂体三十首》之一:“桂殿兰宫,玉树琼林。”李善注引《汉官仪》:“武帝时置员外常侍十二人,位在黄门侍郎上。武帝幸雍祠五畤,诏曰:‘其以故中山太守兼光禄勋王仁、光禄大夫任安、中郎将韩说……皆为员外常侍……’”又引《西京杂记》:“武帝时有方士栾大,自称得仙道,能致珠玉神马,所居之室,常生芝草,所坐之处,积金累玉。武帝使问以不死之道,栾大曰:‘上党潞县有一人焉
注释: 1. 桂殿秋:指秋季,桂殿是秋天的宫殿。 2. 眠并早:指的是早早入睡。 3. 爱新秋:喜爱新来的秋天。 4. 梧窗凉月照蚊帱:在梧桐树的窗户下,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蚊帐。 5. 熏香不放丝烟起:在点燃香料时,不让香气飘散。 6. 白袷红衫共一篝:穿着白色夹衫和红色上衣的人,一起围着火炉取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的夜晚,早早入睡,享受着宁静的时光。他喜欢这个新来的秋天
下面是对《桂殿秋·秋宵》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赏析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梧叶冷 - 描述了初秋时节,树叶因为天气变冷而显得寒冷,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2. 柳荫斜 - 描绘了柳树的枝条因风而倾斜的样子,增添了一丝柔美和动态的美。 3. 新月横拖一缕霞 - 通过“新月”和“一缕霞”的形象化描写,传达出了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4. 青天亦有霜娥怨 - 霜娥指月亮
【注释】: 花院月:即“花院”中的“月”字。指女子的美貌。 柳桥风:指柳树的桥梁。 春来飘泊笑吴侬:春风一来,就四处流浪,笑骂吴地的女子。“吴侬”,指吴地(今苏州一带)的歌调。这里指歌女的音调柔美。 情人偏向欢时去:情人喜欢在欢乐的时候离去。 怨句徒怜别后工:怨恨之句,只是可怜别后的相思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写歌女哀怨生活的诗。 首句“花院月,柳桥风”以“花院”起兴
【注释】桂殿秋:词牌名。吹玉笛,过江干:吹奏起玉制的笛子,渡过江去。十分春思已阑珊:十分的春天的思念已经凋零了。晓风残月无多地,便作天涯柳絮看:早晨吹来的风和残缺的月亮,已经没有多大的用处了,就把它看成天涯飘飞的柳絮吧。 赏析: “吹玉笛”三句写景抒情。“吹玉笛”,点明季节为秋季。笛声在空旷的江面上飘荡,引起诗人的无限思绪。“十分”二字写出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春思”指怀念家乡之情景;“阑珊”
【注释】 鱼信断,鱼传书断了。雁行疏,大雁南飞,一行排开。腊梅香里岁将徂,腊梅飘香,一年将近尾声。停针自起推窗望,停下针线起身推开窗户看。寒照亭亭恰午馀,寒风如刀,正午时分,亭亭玉立。 赏析: “鱼信断,雁行疏”,这是写景,也是抒发感情。从“断”和“疏”两字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是满怀惆怅的。他思念的人在远方,而自己又不能前去看望,只能借物抒怀。“鱼信”“雁行”,都是指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