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殿秋
诗句:清露下,月明中,凤凰栖老碧梧桐。 译文:在明亮的月光下,清澈的露水覆盖着大地,一只古老的凤凰静静地栖息在一棵苍劲的梧桐树上。这美丽的场景仿佛是一幅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注释:本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其中,“清露”和“月明”两个词语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
【注释】 桂殿秋:唐教坊曲,本唐玄宗时所制,后用为词牌。 白海棠:即《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中的“三迭阳关,海棠未雨,梨花先雪”。 留月影:月光如水,洒在花上。 淡香魂:花香似淡淡的香气萦绕。 冰阶:冷的台阶。 谁与话温存:谁来和我分享这温馨的感觉呢? 绿翻翡翠:指海棠叶由绿变红。 霜初信:指海棠叶刚刚露出嫩芽之时。 红褪胭脂:指海棠花瓣凋落。 雨后痕:雨过后留下的痕迹。 赏析:
【注释】 三五:指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月朦胧:指月光暗淡不明。琪花:美玉。瑶台:神话传说中的仙宫。通:通道。 【赏析】 《桂殿秋·望月作》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明月为引子,引出对人间美好事物的怀念;以明月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感慨。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邃,耐人寻味。 “三五夜”三字点明时间,说明是在元宵佳节之际,作者独自一人在室外仰望天空
【注释】 ①“桂殿”:指月宫。“侣”:同列的伴侣。 ②“五铢”:古货币名,这里指用五铢钱制成的衣物。 ③“青鸟”: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常用来比喻使者。“无书”:没有书信往来。 ④“织罢”:织完了女工。“璇宫”:即月宫,这里指天上。 ⑤赏析:“独看星河秋雁飞”是说只有自己一个人欣赏着天上银河和秋天的鸿雁在天空中飞过
【注释】 ①鞓:古时一种腰带。②就:取、拭。玉箫:用玉制成的乐器,这里指女子吹的箫。③“春昼”二句:描写了春日里闺阁中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词是写闺阁少妇在春日中的情思。上片写春昼闲居,以春光明媚反衬主人公的无聊;下片写少妇的闲情逸致:轻抬皓腕撩云鬓,微润朱唇就玉箫。全词语言清丽自然,意境恬静优美。 “桂殿秋 · 春昼”是一首写闺阁少妇在春日中的情思的小词。 上片首句“春昼”,交代了季节和时间
【注释】 莺:黄莺。 睍睆:黄莺鸣声。 燕呢喃:燕子细说。 唤起闺人梦:引起闺中女子对美好春光的怀念。 断句吟成只自怜:吟咏出的句子只有自己独自欣赏,感到孤单寂寞。 【赏析】 “桂殿秋”三字点题,写景抒情皆从秋月落笔。首句写莺声,次句写燕语,以莺、燕声声入耳,渲染了一派清丽幽美的春日景色。“有意闹春天”,是写莺燕之有情。莺声轻快地啼叫,好像在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一样;燕声细柔而悠长
《桂殿秋·听雨》 上高楼。繁云遮断碧山头。小窗独坐听秋雨,荷叶芭蕉各自愁。注释:衣袖因寒冷而感觉发冷,我登上高楼。大片的乌云遮蔽住了碧绿的青山。独自坐在小窗下,倾听着秋雨的声音,荷叶和芭蕉都各自感到忧愁。赏析:这首词是一首描写秋景和抒发内心感受的词。上阕通过“衣袂冷”“繁云遮断碧山头”等景物描写,烘托出词人孤独、落寞的心情。下阕则通过“小窗独坐听秋雨”“荷叶芭蕉各自愁”等情景描绘
注释: 在桂木宫殿的旁边,石栏杆的东面。一天的秋色洒落在梧桐树上。我悠然地倚着画栏,聆听那优美的玲珑乐曲,抬头望去,明亮的月光正悬于天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以桂花、梧桐等自然景物为题写照,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展现得淋漓尽致
桂殿秋·秋夜 宵未半,月刚圆。罗衫新觉嫩凉添。秋心合并成愁字,风弄芭蕉不许眠。 注释:夜色还未深,月亮已经圆满。我的罗衫感到了一丝新添的凉爽。秋天的心情与这圆月相合而成了忧愁的文字。微风轻拂着芭蕉树,我不允许自己失眠。 赏析: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秋月为线索,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和深深的忧愁。上片写秋夜景色,渲染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下片则通过秋心
秋色好,在江干。捞虾船歇苇花看。雁行画出寥天字,书破残云觉月寒。 注释:秋天的景色非常好,在江边。渔民们收网停舟,欣赏着苇花。大雁排成一字飞过天空,书写出一幅壮丽的画卷。那破碎的云彩好像被打破了的书页,使人感到夜晚的月光更加寒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景的诗作。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秋色和渔夫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天画卷。 第一句“秋色好”,直接点明了秋天的景色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