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夜,月朦胧。琼楼玉宇冷秋风。琪花落地无人拾,九曲瑶台何处通。

【注释】

三五:指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月朦胧:指月光暗淡不明。琪花:美玉。瑶台:神话传说中的仙宫。通:通道。

【赏析】

《桂殿秋·望月作》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明月为引子,引出对人间美好事物的怀念;以明月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感慨。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邃,耐人寻味。

“三五夜”三字点明时间,说明是在元宵佳节之际,作者独自一人在室外仰望天空,只见皎洁的月亮挂在高空,而地上却空无一人。这里既写出了元宵节夜晚人们的热闹场面,又暗示出自己的孤独处境。“月朦胧”三字描写了明月的朦胧景象,使人产生一种朦胧的美的感受。这里的“朦胧”二字,既是描写环境,又是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既表现出了明月的朦胧之美,又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迷茫与无奈。

“琼楼玉宇冷秋风”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明月之下的景象。这句中的“琼楼玉宇”指的是美丽的楼阁和宫殿,用来形容月下的美景。而“冷秋风”则让人感到一种清冷之感,仿佛整个天地都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这种寂静中又蕴含着一丝凄清之意,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心中的孤寂与落寞。

“琪花落地无人拾”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寂感。这里的“琪花”是一种珍贵的花,它美丽而珍稀,但却被无情地遗弃在地上,无人欣赏。这既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感叹,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这种感慨既有个人身世的悲哀,也有对社会的不满,因此显得更加深沉。

“九曲瑶台何处通”一句则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这里的“九曲瑶台”指的是一座曲折蜿蜒的仙境,象征着美好的理想境界。然而,尽管这样的仙境存在,但却无法找到通往它的道路。这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又透露出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与无奈。这种失望和无奈之情,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悲凉之感。

这首词通过对明月之下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感慨。他以明月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哲理的世界,让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社会的价值以及人类的命运等问题。同时,这首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邃,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